中共云南省委老干部局
晋宁区“党支部+学习组”双轮驱动 强化离退休干部党员与非中共党员共建共管
近年来,晋宁区积极探索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新模式,创新构建“党支部+学习组”双轮驱动模式,通过组织架构双覆盖、学习内容双结合、作用发挥双渠道三大维度协同发力,实现覆盖范围、学习活力、银发动能“三提升”,为晋宁转型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银发力量”。
组织架构双覆盖,实现覆盖范围明显扩大
晋宁区坚持“全面覆盖、便于管理、发挥作用”原则,打破传统单一组织模式,构建“党支部+学习组”立体化组织架构。一是按照“一方隶属、多方管理”思路,在离退休干部所在单位、集中居住区域等组建党支部,通过“单独建、联合建”等方式,实现离退休干部党员组织管理全覆盖。如区发改局、区人大等离退休人员较多的单位,单独组建了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区委办公室、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等离退休人员较少的联合成立区委机关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在晋退休且长期居住昆明的离退休干部联合成立昆明异地党支部,定期组织党员开展学习交流、志愿服务等活动,党员参与率长期保持在90%以上。二是以区域划片和行业部门为单元,将离退休干部党员和非中共党员混编成组,建立离退休干部学习组,并建立“三对一”联系服务机制,定期组织开展活动,确保非中共党员离退休干部有组织、有归属。目前,全区建成离退休干部党支部28个,成立学习组15个,实现离退休干部党员与非中共党员组织管理覆盖率大幅提升,有效解决了离退休干部组织覆盖“空白点”难题。
学习内容双结合,实现学习活力明显增强
晋宁区注重学习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离退休干部党员与非中共党员学习内容深度融合。在政治理论学习上,将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与地方发展实际相结合,通过“集中学习+送学上门”“资料推送+线下交流”等形式,组织离退休干部党员和非中共党员共同学习,促进思想交流、凝聚共识。今年以来,晋宁区围绕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重要内容,开展离退休干部读书班2期、专题学习会4场。在特色学习活动中,围绕文化传承、健康养生、社会热点等主题,开展“银潮之声”大讲堂、红色经典诵读、阅读分享会、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在学习组中建立“党员带学、骨干领学”机制,由离退休干部党员带头领学,带动非中共党员积极参与,形成互学互促良好氛围,学习活力显著增强。2024年以来,晋宁区老年大学艺术团志愿服务队开展“期颐老人和金婚家庭”“普法进万家”民族文艺演出、送教进基层、关爱滇池、义务写春联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0余场次,既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也让离退休干部在活动中深入学习了相关政策知识 。
作用发挥双渠道,实现银发动能更加聚集
晋宁区积极搭建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平台,通过“党支部引领+学习组参与”双渠道发力,引导离退休干部党员与非中共党员在服务全区大局中贡献智慧和力量,真正实现“银龄”变“银才”。在党支部引领下,组建“银发先锋”志愿服务队,组织离退休干部党员参与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政策宣传、文化传承等工作,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晋城街道的“银发先锋”志愿服务队,探索建立离退休干部意见建议办理反馈落实机制。近年来,广泛征集老干部意见建议30余条,办理完成26条,办理率达86%、满意度100%。依托学习组组建“银龄乐为”志愿服务队,立足非中共党员离退休干部特长优势,鼓励其在文化传承、公益事业、社会调解等领域发挥作用。区法院组建的两个银发调解室(拉锁调解室、老赵调解室),去年全年成功调解化解矛盾550余起;依托老年大学组建“银秀芳华”志愿服务队,今年以来深入村(社区)开展文艺演出4场次,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晋宁区“党支部+学习组”双轮驱动模式,有效破解了离退休干部党员与非中共党员管理服务及离退休干部群体管理分散、参与不足、作用弱化等难题,实现了从单一管理到多元共治、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参与、从个体奉献到集体赋能三大转变。下一步,晋宁区将持续深化“双轮驱动”长效机制,不断优化机制、创新举措,推动离退休干部工作再上新台阶。
杨静
发布时间:2025-05-12 16:13:04来源:昆明市晋宁区委老干部局阅读: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