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聚银发力量 赞辉煌成就 > 正文
发挥“云岭银发”人才作用推进兴边富民在行动(七)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近年来,云南老干部工作坚持向中心聚焦、向大局聚力,深入实施“云岭银发助力+”行动,引导广大老干部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贡献智慧和力量。今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边三好”重要指示精神,在总结作用发挥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出台了《发挥“云岭银发”人才作用推进兴边富民行动的十条措施》,积极搭建“云岭银发”助力兴边富民行动的平台载体,进一步发挥老同志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激励引导他们同心绘制边疆地区现代化建设的美丽画卷。

让我们一起走进边疆地区,共同感受老同志们坚守初心、老有所为的故事。

 

   红河州河口县。河口县坚持聚焦筑堡垒、优服务、兴产业,积极实施老干部助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为河口经济社会发展注入“银色动能”。夯实固边根基。围绕乡村振兴、边境治理、民族团结、开放发展、边疆党建5项重点,组建“国门银发兴边富民”帮扶队,深入边境一线调研,建立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与抵边村(社区)党组织融合共建机制,常态化开展“走边关、巡界碑”“升国旗、唱国歌”“写春联、颂党恩”等活动。筑牢稳边防线。充分发挥老干部优势作用,组织老干部参加“边民大联欢”“戏曲进乡村”“政策下基层”等展演、宣讲,为边民上好感恩、爱国、国防、法治、民族“五堂课”。以抵边的槟榔社区为试点,打造“银发人才工作站”,协助社区收集社情民意、做好外籍人员管理、邻里矛盾化解等工作。共绘富边画卷。组建“老专家牵手谋发展”服务队,走进企业调研建言,积极提供指导帮助。开展“我看口岸通关新变化”“国门银发助力兴边富民”等主题活动,常态化组织老干部参与“清晨2小时”口岸通关志愿服务,焕发“国门银发”群体的独特魅力,全方位展现和传播国门文化的深厚底蕴。
 

   文山州马关县。马关县将“银发人才”推进兴边富民工作同全县人才工作同步推动,充分挖掘“银发人才”的潜能和优势,引导银发人才向边境一线聚集,助力基层治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绿美建设、产业发展等中心工作,持续推动边境乡镇发展。精准挖掘“选”,建银发人才“蓄水池”。在县委组织部设置“兴边人才集市”“人才总店”,在边境乡镇设“服务站”,乡镇、县直各单位联动协作,通过单位“点兵”、老干部“自荐”、组织部门“把关”的方式,将各类银发人才纳入“兴边人才集市”管理,充实银发人才“蓄水池”。按需点单“派”,打破人才“供需壁垒”。建立银发人才资源清单、乡镇需求清单和志愿服务项目清单,按照“缺什么补什么、要什么找什么”的原则,从“人才总店”中精准选派银发人才到抵边乡镇开展兴边富民行动,对服务过程实行项目化管理,形成边境乡镇群众点单、人才志愿队接单、服务对象评单的志愿服务工作闭环,实现银发人才供需的精准对接。靶向精准“用”,释放银发“正能量”。把边境乡镇一线重点项目村、特色产业村作为银发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积极开展送政策、送文化、送科技、送健康下乡等活动,精准打通“银发人才”推进兴边富民的“最后一公里”,为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普洱市澜沧县。澜沧县以“拉祜山乡·五心行动”志愿服务为抓手,深入实施发挥“云岭银发”人才作用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引导银发人才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族团结等方面献策出力,彰显银发担当。“三类银发团队”聚能边疆富裕。积极探索“离退休人员党支部+银发人才+银发先锋志愿服务队”模式,整合三类银发团队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据统计,今年来已组织银发人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人次,受益群众达500余人次。“三级银发调解员”聚智边疆稳定。建立县级、乡级、村级联动机制,引导银发人才积极参加基层治理,助力维护边疆稳定。目前,全县共有银发矛盾纠纷调解员40余名,今年已成功化解大小矛盾纠纷20余起。“三大银发行动”聚力边疆团结。积极实施“初心”、“爱心”、“仁心”三大行动,通过“澜沧党史进校园”宣讲活动,提升青少年爱边护边意识;通过文艺汇演,传承发扬民族文化;通过银发医疗专家志愿服务队,让村民享受专业医疗服务,为边疆团结稳定持续注入银发力量。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退休教师苏国文,积极到抵边村寨宣讲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引导各民族一心向党、团结奋斗,积极推动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发布时间:2024-11-08 14:56:08来源:中共云南省委老干部局阅读:
X

中共云南省委老干部局 主办 版权所有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昌路249号  邮编:650032  电话:0871-63993715,63993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