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一起走进边疆地区,共同感受老同志们坚守初心、老有所为的故事。
红河州
红河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边三好”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州党委关于发挥银发人才作用推进兴边富民行动部署要求,引导和激励老干部发挥作用,推动兴边富民行动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抓统筹,精心组织强保障。结合红河州建强边疆党建长廊三年行动计划,将“红河银发”助力兴边富民行动作为工作要点,印发重点任务清单,提出6个方面24条具体任务,明确绿春、金平、河口三个边境县的主体责任,确保全州银发人才助力兴边富民行动“一盘棋”推动落实。
深调研,精细研判出对策。组建由州级老领导“挂帅”的调研组,深入边境乡镇和抵边村(社区)收集一手资料和帮扶需求,形成具体的帮扶措施和清单,汇总成《“红河银发”助力兴边富民工作抵边村(社区)情况汇编》,为精准制定政策措施提供参考。
建队伍,紧密联动聚合力。出台《红河州“银发人才”队伍管理措施(试行)》,向州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发出《关于协助招募“银发人才”参与助力“三边三好”行动的函》,招募到26家州级单位的43名银发人才,组成政策法规宣讲、产业发展帮扶、开放开发、边境幸福村建设4支帮扶工作队,由4名曾经在3个边境县任职过的州级老领导担任帮扶组组长,深入三个边境县开展助力工作。
真帮扶,精准施策见实效。建立完善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抵边村机制,组织动员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与抵边村党支部结对共建,示范带动更多老同志为兴边富民献智出力。整合帮扶工作队、“五老”队伍和银发志愿服务队等人员力量,深入抵边村开展政策宣讲、技能培训、医疗义诊等活动。河口县组建“银发+青年”先锋队,组织老干部开展口岸通关志愿服务,担任涉外民商事矛盾纠纷调解服务中心“特邀调解员”。金平县组织老同志深入抵边村实地调研、宣传宣讲,1819名老干部第一时间为受“摩羯”台风影响的灾区群众捐资捐物,帮助渡过难关。绿春县组织开展“上讲堂、送文艺、护幼苗、送健康”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引导老干部为振兴边境、富裕边民贡献力量。
临沧市
临沧市精心谋划布局、强化统筹组织、搭建平台载体、深入开展活动,引导广大老同志积极参与推进兴边富民行动,为推动和促进边境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银发力量。
精心谋划抓部署。结合临沧实际,明确“12345”的工作思路,优选14个“云岭银发”助力点、7个兴边富民示范点,强化党建引领,通过建立建强党组织、推动党组织结对共建、退休干部党员挂钩联系三项机制,探索具有临沧特色的“银发人才”推进兴边富民行动路径。
强化统筹抓合力。采取“一对一”“多对一”形式,组织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与抵边村(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选派退休干部党员挂钩联系抵边村(社区),共同参与策划、组织、推动兴边富民工作。把边境村老支书、老党员、老教师等“银发力量”组织起来,不断为兴边富民添彩助力。
搭建平台抓关键。搭建宣传宣讲平台,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组建“我们都是收信人”银发宣讲队伍,开展银发宣讲“六进”活动,讲好红色故事、边疆故事、临沧故事。搭建“银才”赋能平台,依托“银发人才库”,沧源县、镇康县、耿马县建立银发人才工作站,为银发人才发挥作用提供平台保障。搭建志愿服务平台,以“云岭银发助力+”为抓手,深入抵边村(社区)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
因地制宜抓活动。开展走边关赞发展活动,组织老干部到边境县开展参观学习、专题调研,贡献“金点子”。开展银发人才赋能活动,组织实施“百名银发人才下基层”行动,到抵边乡村开展生猪养殖、坚果管护、中草药种植等农业技术培训12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开展强边固边稳边活动,组织老同志担任外事界务员,常态化到边境线开展巡逻、清扫界路,参与制定村规民约,化解矛盾纠纷,成为国门社区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开展“送文化、送教育、送健康”到抵边村活动,为抵边村群众献上文艺演出,为老年大学乡村学习点送教上门,为抵边基层群众提供义诊问询和健康指导。开展培育时代新人活动,选聘老干部担任中小学校法律辅导员,组织老同志前往国门学校宣讲红色故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