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先进典型 用心用情服务——昆明医科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发布时间:2022-09-07 15:43:04来源:云南省委老干部局阅读:
昆明医科大学离退休工作处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守正创新为根基,以奋斗奉献为导向,推进离退休工作在服务大局中提升站位、在求真务实中提质增效、在开拓进取中激发活力,为学校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实施“党建筑基”工程,突出政治建设,注重理论武装,加强组织建设,构筑坚强堡垒,汇聚发展合力
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围绕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全国老干部局长会议、全省离退休干部工作会议精神进心入脑,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向老同志宣讲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引导党员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
把思想建设抓在经常,把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系列活动和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围绕“学、谈、颂、寻、扬”五方面,开展灵活多样的学教活动,组织离退休党员做党史学习教育的参与者、践行者。一是深“学”百年党史。送书上门、送学上门和集中学习相结合,引导党员从党的伟大征程中深刻领悟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和思想伟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畅“谈”伟大成就。依托个别访谈、座谈交流、走访慰问等方式组织老同志畅谈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以来学校发生的巨大成就,激励老同志为高水平医科大学和“双一流”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三是歌“颂”深厚党恩。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系列活动,通过书法绘画摄影展等老同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载体,抒发老同志爱党爱国爱校的精神风貌,营造共庆百年华诞、共创历史伟业的浓厚氛围。四是追“寻”红色足迹。听老党员讲述亲身经历的党史,组织老同志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参观、缅怀等活动,聆听英烈事迹,重温入党誓词,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五是宣“扬”时代精神。充分发挥老同志熟悉党史的独特优势,广泛宣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故事,唱响中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
把组织建设落到实处,推行清单管理,制定班子成员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和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切实把责任压实到人,努力把党组织建设成为服务关爱老同志的“温馨家园”。组织“守初心、担使命,学榜样、创一流”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宣讲百年党史 庆祝百年华诞”主题党课、“忆入党初心·讲入党故事”主题党日、“戴党徽、亮身份、树形象、展风采”为主题的“党员奉献日”活动、“重温入党誓词 牢记初心使命”活动、“党内关怀帮扶暖心”走访慰问老党员和困难党员活动。引导离退休党员始终牢记党员身份,自觉做到党的意识不弱化、党员标准不降低、党内生活不脱离。
二、实施“银耀昆医”工程,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传播新时代正能量
发挥政治优势,抓好“两个建设”。针对离退休党员特点,把退休党员的组织生活和居住地社区的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探索抓好支部建设和阵地建设。与西山区棕树营街道办事处医大社区党总支开展“知史爱党 初心如磐”专题党课、与昆明广播电视台机关党委等单位开展“百年党史大讲堂”活动,使我们的老党员退休不退党、离岗不离责,弘扬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发挥经验优势,探索“四带四促”。积极指导昆明高新区党工委组织“学党史 谈感悟”主题党日活动。与云南泛亚专修学院开展“共读红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读书会和开展“学习榜样精神 传承榜样力量”主题教育联建活动,与云南云端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共建,以“党建+业务”“党建+服务”为抓手,探索“四带四促”工作模式,即坚持高校带民企,促进支部政治领导力有效发挥;坚持组织带党员,促进支部战斗力持续提升;坚持党员带职工,促进企业向心力全面增强;坚持思想带作风,促进内部执行力不断提高。引导民企建设服务型、创新型企业党组织,以党建带工、团、妇组织建设。
发挥威望优势,参与社区治理。鼓励支持老党员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与西山区棕树营街道办事处医大社区党总支合作共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到桃园社区、茨坝街道开展“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巡讲,到中学开展“与孩子一起度过青春期”宣讲,纷纷争做政策法规“宣讲员”、社区建设“参谋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网格治理“协管员”、社情民意“观察员”、家风家规“教导员”,自觉自愿、献智出力协助社区做好群众工作,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发挥积极作用。
发挥模范引领,激发工作活力。引导老党员积极参与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围绕“讲好入党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活动主题,组织学生与老党员进行深入交流,挖掘、记录、整理他们的入党初心和历程及为党奋斗的感人事迹和真实感悟。如1919年9月出生的世纪老人雷衡芳强调“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一直以来的夙愿”,更是她做人做事的标准。原老校长王子灿“我是当时医学院第一个入党的,很欣慰我走了一条与民族同命运共呼吸的人生道路。”他在采访时回忆当时的风华正茂。通过征文、微视频形式进行展示和传播,引领更多青年大学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勇担民族复兴大任。在云南省2021年“读懂中国”活动评选中,关工委共有4部作品获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
三、实施“优质服务”工程,倾注真情,增强老同志获得感、幸福感
找准需求点,用准结合点,瞄准着力点,解决重难点,让老同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倾注“情”字。完善特殊困难离退休职工特殊帮扶机制,对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生活遇到特殊困难的老同志,及时上门慰问,给予精神慰藉,提供必要帮助,对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的老同志,坚持送书送学上门,给予更多组织关爱,努力把离退休党组织建设成为服务关爱老同志的“温馨家园”。如孤寡老人简明老人今年已是87岁高龄,膝下没有子女,独自一人生活,离退休工作处考虑到老人家行动不便,又无人照顾,每周均安排看望。看到大家这么关心自己,简明老人深感欣慰,连声感谢组织的关心、学校的关怀,并把家中钥匙留由离退休工作处保管,以备工作人员能及时为其处理后事。离退休工作处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就是这样通过一些琐碎的小事去关心孤寡老人,用主动服务、用情服务把党的温暖送到离退休职工心坎上,让广大老同志充分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
注重“实”字。丰富载体,精心组织,让老年人老有所乐。离退休工作处每年精心组织设计适合老年人的文化体育活动,组织开展老年人体育运动会、“夕阳红”文艺汇演和学校“大学的春天”文艺汇演,组队参加省老体协每年“8·8”全民健身日活动,牵头组队代表省高校参加省老年人运动会在玉溪、德宏、文山等地举办的柔力球、网球和健身操(舞)比赛,组织老干部参加省高校老体协“同心共筑中国梦”文艺汇演和学校纪念抗战胜利 70 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等多项大型活动。2014 年学校启动人民西路校区综合改造以来,积极想办创造条件,创新活动方式,采取“四个一点”(在平政校区修旧利废改善一点 、开展大型活动外面租用一点、开展联谊活动与附属医院共用一点、利用新校区现有活动场地跑远一点),让老年人活动不间断,组织开展老年人体育运动会、文艺汇演,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老年人老有所乐。举办“展红色记忆 现崭新面貌”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展,回顾学校光荣传统,抒发爱党、爱国、爱校的真情实感。围绕“讲好昆医故事 献礼建党百年——昆明医科大学离退休教职工庆祝建党100周年征文”主题,忆党史、颂党恩、话发展、跟党走。开展“永远跟党走 建功十四五”活动,组织参观云南起义纪念馆、云南陆军讲武堂,激励广大党员传承红色基因。开展“学史明理增信 激发使命担当”活动,到红色教育基地海口林场参观了周恩来总理所植的油橄榄树、昆明林业展览馆、林场荣誉馆,观看了林场记录片《守望幸福林》。参观中国第一座水电站石龙坝水电站,感受第一代水电人敢为人先、实业报国的丰功伟业,感悟新时期自身的责任、使命和担当。
紧扣“准”字。要围绕老同志所需所盼和工作中重点难点问题,与时俱进推动离退休职工服务工作理念思路、方式方法、体制机制创新,切实做好精细化、人性化服务,彰显“人文关怀”。对身患重(大)疾病离退休职工和80 岁以上的老人,每年组织开展“敬老月”系列活动,走访慰问 80 岁以上出不了门的高龄老人、困难职工,送去慰问金和祝福,摸清服务对象的身体健康状况、家庭情况、生活质量、精神面貌等情况,制定《80 岁以上老同志健康状况调查表》,对老干部做到“五必访”。把“办实事”与“开新局”贯通起来,通过一个个具体活动的开展,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发展成果,推动离退休工作“十四五”高质量开好局、起好步。
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突出“常态长效”,强化政治担当
抓学习,强素质。每周组织开展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的集中学习。加强政治学习,强化政治锻炼,坚定政治信仰,严守政治要求,不断增强做好离退休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职业荣誉感。加强自身建设,强化政治担当。
抓作风、强纪律。教育引导工作人员“敬爱致恭”尊重老同志,“潜心虚心”学习老同志,“精心精细”服务老同志。抓例会、抓廉政党课、抓警示教育、抓党内法规学习、抓廉政文化,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融入日常、融入经常。
建机制、促落实。强化岗位培训,提升能力素质,组织引导党员树立比学赶超意识,在比中找差距、在学中补短板、在赶中求突破、在超中争跨越。干部队伍作风明显转变,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工作效率明显提升,工作干劲明显增强。
只要我们珍重宝贵财富、运用宝贵经验、传承宝贵精神,牢记组织重托,以“饮水思源”的感恩之意、“绿叶系根”的感激之情和“敬爱至恭”的孝子之心,认真做好离退休工作,就一定能推动昆明医科大学离退休工作高质量发展,书写好新时代离退休工作昆医答卷,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一、实施“党建筑基”工程,突出政治建设,注重理论武装,加强组织建设,构筑坚强堡垒,汇聚发展合力
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围绕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全国老干部局长会议、全省离退休干部工作会议精神进心入脑,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向老同志宣讲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引导党员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
把思想建设抓在经常,把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系列活动和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围绕“学、谈、颂、寻、扬”五方面,开展灵活多样的学教活动,组织离退休党员做党史学习教育的参与者、践行者。一是深“学”百年党史。送书上门、送学上门和集中学习相结合,引导党员从党的伟大征程中深刻领悟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和思想伟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畅“谈”伟大成就。依托个别访谈、座谈交流、走访慰问等方式组织老同志畅谈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以来学校发生的巨大成就,激励老同志为高水平医科大学和“双一流”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三是歌“颂”深厚党恩。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系列活动,通过书法绘画摄影展等老同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载体,抒发老同志爱党爱国爱校的精神风貌,营造共庆百年华诞、共创历史伟业的浓厚氛围。四是追“寻”红色足迹。听老党员讲述亲身经历的党史,组织老同志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参观、缅怀等活动,聆听英烈事迹,重温入党誓词,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五是宣“扬”时代精神。充分发挥老同志熟悉党史的独特优势,广泛宣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故事,唱响中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
把组织建设落到实处,推行清单管理,制定班子成员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和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切实把责任压实到人,努力把党组织建设成为服务关爱老同志的“温馨家园”。组织“守初心、担使命,学榜样、创一流”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宣讲百年党史 庆祝百年华诞”主题党课、“忆入党初心·讲入党故事”主题党日、“戴党徽、亮身份、树形象、展风采”为主题的“党员奉献日”活动、“重温入党誓词 牢记初心使命”活动、“党内关怀帮扶暖心”走访慰问老党员和困难党员活动。引导离退休党员始终牢记党员身份,自觉做到党的意识不弱化、党员标准不降低、党内生活不脱离。
二、实施“银耀昆医”工程,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传播新时代正能量
发挥政治优势,抓好“两个建设”。针对离退休党员特点,把退休党员的组织生活和居住地社区的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探索抓好支部建设和阵地建设。与西山区棕树营街道办事处医大社区党总支开展“知史爱党 初心如磐”专题党课、与昆明广播电视台机关党委等单位开展“百年党史大讲堂”活动,使我们的老党员退休不退党、离岗不离责,弘扬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发挥经验优势,探索“四带四促”。积极指导昆明高新区党工委组织“学党史 谈感悟”主题党日活动。与云南泛亚专修学院开展“共读红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读书会和开展“学习榜样精神 传承榜样力量”主题教育联建活动,与云南云端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共建,以“党建+业务”“党建+服务”为抓手,探索“四带四促”工作模式,即坚持高校带民企,促进支部政治领导力有效发挥;坚持组织带党员,促进支部战斗力持续提升;坚持党员带职工,促进企业向心力全面增强;坚持思想带作风,促进内部执行力不断提高。引导民企建设服务型、创新型企业党组织,以党建带工、团、妇组织建设。
发挥威望优势,参与社区治理。鼓励支持老党员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与西山区棕树营街道办事处医大社区党总支合作共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到桃园社区、茨坝街道开展“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巡讲,到中学开展“与孩子一起度过青春期”宣讲,纷纷争做政策法规“宣讲员”、社区建设“参谋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网格治理“协管员”、社情民意“观察员”、家风家规“教导员”,自觉自愿、献智出力协助社区做好群众工作,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发挥积极作用。
发挥模范引领,激发工作活力。引导老党员积极参与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围绕“讲好入党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活动主题,组织学生与老党员进行深入交流,挖掘、记录、整理他们的入党初心和历程及为党奋斗的感人事迹和真实感悟。如1919年9月出生的世纪老人雷衡芳强调“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一直以来的夙愿”,更是她做人做事的标准。原老校长王子灿“我是当时医学院第一个入党的,很欣慰我走了一条与民族同命运共呼吸的人生道路。”他在采访时回忆当时的风华正茂。通过征文、微视频形式进行展示和传播,引领更多青年大学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勇担民族复兴大任。在云南省2021年“读懂中国”活动评选中,关工委共有4部作品获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
三、实施“优质服务”工程,倾注真情,增强老同志获得感、幸福感
找准需求点,用准结合点,瞄准着力点,解决重难点,让老同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倾注“情”字。完善特殊困难离退休职工特殊帮扶机制,对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生活遇到特殊困难的老同志,及时上门慰问,给予精神慰藉,提供必要帮助,对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的老同志,坚持送书送学上门,给予更多组织关爱,努力把离退休党组织建设成为服务关爱老同志的“温馨家园”。如孤寡老人简明老人今年已是87岁高龄,膝下没有子女,独自一人生活,离退休工作处考虑到老人家行动不便,又无人照顾,每周均安排看望。看到大家这么关心自己,简明老人深感欣慰,连声感谢组织的关心、学校的关怀,并把家中钥匙留由离退休工作处保管,以备工作人员能及时为其处理后事。离退休工作处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就是这样通过一些琐碎的小事去关心孤寡老人,用主动服务、用情服务把党的温暖送到离退休职工心坎上,让广大老同志充分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
注重“实”字。丰富载体,精心组织,让老年人老有所乐。离退休工作处每年精心组织设计适合老年人的文化体育活动,组织开展老年人体育运动会、“夕阳红”文艺汇演和学校“大学的春天”文艺汇演,组队参加省老体协每年“8·8”全民健身日活动,牵头组队代表省高校参加省老年人运动会在玉溪、德宏、文山等地举办的柔力球、网球和健身操(舞)比赛,组织老干部参加省高校老体协“同心共筑中国梦”文艺汇演和学校纪念抗战胜利 70 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等多项大型活动。2014 年学校启动人民西路校区综合改造以来,积极想办创造条件,创新活动方式,采取“四个一点”(在平政校区修旧利废改善一点 、开展大型活动外面租用一点、开展联谊活动与附属医院共用一点、利用新校区现有活动场地跑远一点),让老年人活动不间断,组织开展老年人体育运动会、文艺汇演,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老年人老有所乐。举办“展红色记忆 现崭新面貌”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展,回顾学校光荣传统,抒发爱党、爱国、爱校的真情实感。围绕“讲好昆医故事 献礼建党百年——昆明医科大学离退休教职工庆祝建党100周年征文”主题,忆党史、颂党恩、话发展、跟党走。开展“永远跟党走 建功十四五”活动,组织参观云南起义纪念馆、云南陆军讲武堂,激励广大党员传承红色基因。开展“学史明理增信 激发使命担当”活动,到红色教育基地海口林场参观了周恩来总理所植的油橄榄树、昆明林业展览馆、林场荣誉馆,观看了林场记录片《守望幸福林》。参观中国第一座水电站石龙坝水电站,感受第一代水电人敢为人先、实业报国的丰功伟业,感悟新时期自身的责任、使命和担当。
紧扣“准”字。要围绕老同志所需所盼和工作中重点难点问题,与时俱进推动离退休职工服务工作理念思路、方式方法、体制机制创新,切实做好精细化、人性化服务,彰显“人文关怀”。对身患重(大)疾病离退休职工和80 岁以上的老人,每年组织开展“敬老月”系列活动,走访慰问 80 岁以上出不了门的高龄老人、困难职工,送去慰问金和祝福,摸清服务对象的身体健康状况、家庭情况、生活质量、精神面貌等情况,制定《80 岁以上老同志健康状况调查表》,对老干部做到“五必访”。把“办实事”与“开新局”贯通起来,通过一个个具体活动的开展,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发展成果,推动离退休工作“十四五”高质量开好局、起好步。
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突出“常态长效”,强化政治担当
抓学习,强素质。每周组织开展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的集中学习。加强政治学习,强化政治锻炼,坚定政治信仰,严守政治要求,不断增强做好离退休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职业荣誉感。加强自身建设,强化政治担当。
抓作风、强纪律。教育引导工作人员“敬爱致恭”尊重老同志,“潜心虚心”学习老同志,“精心精细”服务老同志。抓例会、抓廉政党课、抓警示教育、抓党内法规学习、抓廉政文化,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融入日常、融入经常。
建机制、促落实。强化岗位培训,提升能力素质,组织引导党员树立比学赶超意识,在比中找差距、在学中补短板、在赶中求突破、在超中争跨越。干部队伍作风明显转变,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工作效率明显提升,工作干劲明显增强。
只要我们珍重宝贵财富、运用宝贵经验、传承宝贵精神,牢记组织重托,以“饮水思源”的感恩之意、“绿叶系根”的感激之情和“敬爱至恭”的孝子之心,认真做好离退休工作,就一定能推动昆明医科大学离退休工作高质量发展,书写好新时代离退休工作昆医答卷,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