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先进典型 用心用情服务——李锐:十年奉献开新局 一心敬老铸忠诚
发布时间:2022-09-07 14:52:05来源:云南省委老干部局阅读:
李锐,男,汉族,现年59岁,云南省澄江市人,1982年参加工作,199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老干部工作11个年头。他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满腔热忱,用心用情,务实创新,以钉钉子精神,一年接着一年干,干一件成一件。
开讲党课,“老传统”灌输“新思想”。2011年,48岁的李锐从澄江市文化局调入老干部局,政治引领、思想教育是摆在他面前的首要任务。凭借多年党务工作的经验和从事宣传文化的理论功底,他决定用好“讲党课”这个党的优良传统,切实加强老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然而,第一次为老干部讲党课时,李锐却顾虑很多,怕老领导提意见、怕丢面子,但又一想,既然是党工委书记职责所在,再怕也得讲。课后,原县委书记侯成明对他说:“讲得好!我退休十多年,第一次听老干部局长讲党课,我爱听,我支持你!” 老领导的鼓励,坚定了李锐讲好党课的信心和决心。自此,他站在党课讲台上,一讲就是十年。十年来,李锐把“讲党课”作为推进离退休干部“三项建设”的法宝之一,久久为功。在认真学习党的新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对老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业务知识的基础上,他把党课内容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在支委培训中讲政治理论、党务知识、全面从严治党;在参观考察中讲县情市情、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在“三会一课”中讲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他的主讲主导下,老干部党支部焕发勃勃生机,老干部增强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自觉,开创了抓党建促老干部工作全新局面。
奉献爱心,“老干部”胜似“家里人”。2018年,李锐年已八旬的母亲肺癌晚期,急需由县医院转到省城救治,正在交接中,前去看望杨尚文的人大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李旭辉打来电话:“杨老不行了!”李锐立即放下母亲转院之急,联系了医生和杨老家人,冒着大雨赶至他家。这时,杨老从突发癫痫抽风中醒来,第一句话就是:“小李你怎么又来了,我又给你添麻烦了!”
为党尽忠、替党尽孝,是李锐始终牢记在心的第一职责。他以孝敬父母的真挚之情,把心思全都用在服务老干部上。从事老干部工作11年,他用孝心,送别离世老干部66人,不仅每次前往老干部住地和殡仪馆缅怀、悼念,还亲自为去世老党员覆盖党旗,既落实好制度,又感动了家属,更告慰了老干部。在政协原主席张跃才的告别仪式上,其遗孀双腿跪下接过党旗,面向张老灵柩庄重地说:“老张,你为党工作了一辈子,党没有忘记你。李锐代表党组织来给你盖党旗,这是你的夙愿,也是我们全家的光荣!”
从2012年到2019年,他连续8年组织原实职处级老干部省外参观学习,在活动中创造性提出“盯(紧盯行程中老干部动态,上下车扶一把)、关(关心行程中老干部健康和思想状况)、跟(跟踪老干部吃住行情况)”工作方法,并率先垂范,当好引导员、讲解员和勤务员。从贵州遵义到陕西延安,从浙江安吉余村到广东港珠澳大桥,率领300多人次,旅途近3万公里,行程安全“0”事故,成为李锐细致服务老干部最好的印证。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锐为人低调,但他的工作老干部们都看在眼里。老领导王云光夸赞:“老干部局是我们温暖的家,李锐是我们最贴心的人!” 年已90旬的原华宁县离休干部张其铭于2016年托管到澄江,为表达自己对党的感激,每年都要写一幅诸如“倾心为党送温暖、竭力予民铸忠诚”的书法作品,赠送给 李锐。曾在老体协担任理事的王永兴患中风,李锐多次到医院或家中问寒问暖,每次王老都感动流泪,动情地说:“你比亲人还亲!”
挥洒热情,“等死亭”变成“文化亭”。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是老干部文化养老、幸福养老、思想熏陶的重要园地。但是,澄江老干部活动中心综合楼和教学楼自建成至李锐到任,16年所欠工程款本息高达210多万元,老干部活动中心基础设施破旧,园内花草枯萎,休闲亭灰头土脸,部分老干部将其喻为“等死亭”。他多方奔走,千方百计解决历史遗留的负债问题。在与施工方商议免息70多万元时,有的老板态度强硬:“不给利息,法庭见!”有的老板故意利诱:“你给我利息,我给你回扣。”面对威逼利诱,李锐始终坚持原则,严守底线,一方面严正回绝其妄想,强调免息是解决历史欠债的前提;一方面引导他们为老同志献一份爱心,承担一份社会责任。经过艰辛努力,于2016年争取财政资金140万元,获三家企业免息70多万元,还清了历史旧债。
解决了负债问题,李锐并不止步。他积极争取财政支持,确保了老干部活动中心每年23万元的工作经费和维护费,老年大学生均办学经费每年每人不低于200元,共计50多万元纳入每年财政预算予以保障。2016至2019年,他又争取专项财政资金200余万元,打造“花园式”老干部休闲、学习阵地,同时强化思想文化引领,把张桂梅等老干部时代楷模事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重要论述等作为中心文化、校园文化进行宣传,适时更新宣传栏、电子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塑造新阵地、引领老同志。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带领下,澄江市老年大学创建成为首批省级示范学校。学习活动阵地越建越好,花园亭子焕然一新,“等死亭”终于变成了“文化亭”。
担当作为,“小工作”融入“大时代”。老干部工作虽然看起来又细小又零碎,但是李锐同志却始终将它放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中不断推进。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组织老干部开展志愿服务、宣传党的政策、参与环保等活动,为澄江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保护抚仙湖、移民搬迁等重大工作注入老干部元素,彰显老干部工作价值。在参加保护抚仙湖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中,他带领广龙小镇分房工作组,心系搬迁群众,连续14天、28场,为1372户安置户,近6000人分房2013套,创造了移民搬迁分房“零差错”成绩,树立了老干部工作者为民办实事的良好形象。临近退休,李锐工作热度依然不减。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针对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每天有许多老同志学习活动的情况,李锐未雨绸缪,亲自起草应急预案,动员老同志发挥威望优势,参与疫情防控。疫情期间,他冲锋在前,强忍着足跟痛和痛风同时发作的折磨,坚守老干部局小区入口,完成入户宣传、出入人员排查、登记等工作,以实际行动书写了共产党员的情操与情怀。
开讲党课,“老传统”灌输“新思想”。2011年,48岁的李锐从澄江市文化局调入老干部局,政治引领、思想教育是摆在他面前的首要任务。凭借多年党务工作的经验和从事宣传文化的理论功底,他决定用好“讲党课”这个党的优良传统,切实加强老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然而,第一次为老干部讲党课时,李锐却顾虑很多,怕老领导提意见、怕丢面子,但又一想,既然是党工委书记职责所在,再怕也得讲。课后,原县委书记侯成明对他说:“讲得好!我退休十多年,第一次听老干部局长讲党课,我爱听,我支持你!” 老领导的鼓励,坚定了李锐讲好党课的信心和决心。自此,他站在党课讲台上,一讲就是十年。十年来,李锐把“讲党课”作为推进离退休干部“三项建设”的法宝之一,久久为功。在认真学习党的新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对老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业务知识的基础上,他把党课内容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在支委培训中讲政治理论、党务知识、全面从严治党;在参观考察中讲县情市情、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在“三会一课”中讲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他的主讲主导下,老干部党支部焕发勃勃生机,老干部增强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自觉,开创了抓党建促老干部工作全新局面。
奉献爱心,“老干部”胜似“家里人”。2018年,李锐年已八旬的母亲肺癌晚期,急需由县医院转到省城救治,正在交接中,前去看望杨尚文的人大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李旭辉打来电话:“杨老不行了!”李锐立即放下母亲转院之急,联系了医生和杨老家人,冒着大雨赶至他家。这时,杨老从突发癫痫抽风中醒来,第一句话就是:“小李你怎么又来了,我又给你添麻烦了!”
为党尽忠、替党尽孝,是李锐始终牢记在心的第一职责。他以孝敬父母的真挚之情,把心思全都用在服务老干部上。从事老干部工作11年,他用孝心,送别离世老干部66人,不仅每次前往老干部住地和殡仪馆缅怀、悼念,还亲自为去世老党员覆盖党旗,既落实好制度,又感动了家属,更告慰了老干部。在政协原主席张跃才的告别仪式上,其遗孀双腿跪下接过党旗,面向张老灵柩庄重地说:“老张,你为党工作了一辈子,党没有忘记你。李锐代表党组织来给你盖党旗,这是你的夙愿,也是我们全家的光荣!”
从2012年到2019年,他连续8年组织原实职处级老干部省外参观学习,在活动中创造性提出“盯(紧盯行程中老干部动态,上下车扶一把)、关(关心行程中老干部健康和思想状况)、跟(跟踪老干部吃住行情况)”工作方法,并率先垂范,当好引导员、讲解员和勤务员。从贵州遵义到陕西延安,从浙江安吉余村到广东港珠澳大桥,率领300多人次,旅途近3万公里,行程安全“0”事故,成为李锐细致服务老干部最好的印证。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锐为人低调,但他的工作老干部们都看在眼里。老领导王云光夸赞:“老干部局是我们温暖的家,李锐是我们最贴心的人!” 年已90旬的原华宁县离休干部张其铭于2016年托管到澄江,为表达自己对党的感激,每年都要写一幅诸如“倾心为党送温暖、竭力予民铸忠诚”的书法作品,赠送给 李锐。曾在老体协担任理事的王永兴患中风,李锐多次到医院或家中问寒问暖,每次王老都感动流泪,动情地说:“你比亲人还亲!”
挥洒热情,“等死亭”变成“文化亭”。老干部学习活动阵地是老干部文化养老、幸福养老、思想熏陶的重要园地。但是,澄江老干部活动中心综合楼和教学楼自建成至李锐到任,16年所欠工程款本息高达210多万元,老干部活动中心基础设施破旧,园内花草枯萎,休闲亭灰头土脸,部分老干部将其喻为“等死亭”。他多方奔走,千方百计解决历史遗留的负债问题。在与施工方商议免息70多万元时,有的老板态度强硬:“不给利息,法庭见!”有的老板故意利诱:“你给我利息,我给你回扣。”面对威逼利诱,李锐始终坚持原则,严守底线,一方面严正回绝其妄想,强调免息是解决历史欠债的前提;一方面引导他们为老同志献一份爱心,承担一份社会责任。经过艰辛努力,于2016年争取财政资金140万元,获三家企业免息70多万元,还清了历史旧债。
解决了负债问题,李锐并不止步。他积极争取财政支持,确保了老干部活动中心每年23万元的工作经费和维护费,老年大学生均办学经费每年每人不低于200元,共计50多万元纳入每年财政预算予以保障。2016至2019年,他又争取专项财政资金200余万元,打造“花园式”老干部休闲、学习阵地,同时强化思想文化引领,把张桂梅等老干部时代楷模事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重要论述等作为中心文化、校园文化进行宣传,适时更新宣传栏、电子屏,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塑造新阵地、引领老同志。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带领下,澄江市老年大学创建成为首批省级示范学校。学习活动阵地越建越好,花园亭子焕然一新,“等死亭”终于变成了“文化亭”。
担当作为,“小工作”融入“大时代”。老干部工作虽然看起来又细小又零碎,但是李锐同志却始终将它放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中不断推进。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组织老干部开展志愿服务、宣传党的政策、参与环保等活动,为澄江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保护抚仙湖、移民搬迁等重大工作注入老干部元素,彰显老干部工作价值。在参加保护抚仙湖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中,他带领广龙小镇分房工作组,心系搬迁群众,连续14天、28场,为1372户安置户,近6000人分房2013套,创造了移民搬迁分房“零差错”成绩,树立了老干部工作者为民办实事的良好形象。临近退休,李锐工作热度依然不减。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针对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每天有许多老同志学习活动的情况,李锐未雨绸缪,亲自起草应急预案,动员老同志发挥威望优势,参与疫情防控。疫情期间,他冲锋在前,强忍着足跟痛和痛风同时发作的折磨,坚守老干部局小区入口,完成入户宣传、出入人员排查、登记等工作,以实际行动书写了共产党员的情操与情怀。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