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先进典型 用心用情服务——顾艳芬:以儿女心心系桑榆晚 用长辈情情暖夕阳红
发布时间:2022-04-21 15:16:54来源:云南省委老干部局阅读:
顾艳芬,女,汉族,1976年2月出生,199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中共沾益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自2017年12月接手老干部工作以来,她始终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老干部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大力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德,以孝敬父母长辈的真挚之情,一心扑在老干部工作的第一线、最前沿,敬爱致恭地尊重老干部、全心全意地服务老干部,让老干部政治上的荣誉感、组织上的归属感、生活上的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广大老同志、身边同事都说她是“老干部的大侄女”。

坚持政治引领,让老同志退休不褪色。“思想政治工作任何时候都只能加强不能不削弱,不管是在岗、还是离休,不管是年轻、还是年长,都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这是顾艳芬同志经常和老干部说的一句话。一直以来,她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老干部们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的重要支撑,一方面,从离退休干部自身特点出发,定期不定期开展一次集中学习、组织一次送学上门、举办一次专题培训,引导老干部们进行政治理论“充电”、永葆政治本色,今年建党100周年庆祝大会结束后,她第一时间下载打印了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来到老干部中间和他们一起学习和讨论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老干部们说“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饱含热情、催人奋进,听了之后非常震撼、备受鼓舞!能够在第一时间接受思想政治的洗礼,顾局长他们的工作做得很细致、很用心”。另一方面,注重用好用活老年大学、老干部党校和老干部(老年人)活动中心,搭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平台,以前,老年大学、老干部党校和活动中心,虽然有基础、有场地、有设施,但师资力量有限、活动开展不规范、作用发挥并不明显,针对这些问题,顾艳芬同志从扩大规模和规范管理“两端发力”,聘请专兼职教师10余人、吸纳学员600余人,在建好第一课堂的同时,常年办好声乐、书法、绘画、门球、太极拳等课程,为老干部学习教育常态化、规范化、多元化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原政协副主席王应华说,“以前,老年活动中心的活动内容相对单一,缺少新意、缺乏吸引力,很多时候我都会以身体不适为由,不愿参加活动;小顾接手老干部工作以后,老干部活动中心硬件设施更齐全了、活动更规范了,举办的各类活动教育性、趣味性都很强,每次她都会亲自给我们打电话介绍情况、邀请参加,她一打电话,我都会积极参与”。

强化服务保障,让老同志夕阳无限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离退休老干部多是有岁数的老人了,他们年龄与我的父辈相仿,看到他们,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想到我的父母,他们年轻的时候为党和国家事业奉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现在这么大的岁数,生活上需要细心照顾、心理上需要关怀慰藉”,这是顾艳芬同志经常与老干科工作人员讲的话。她是这么想的、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一直以来,她都坚持以子女对待父母的感情投入到工作中,想老干部之所想、急老干部之所急,在服务保障上用心用情、在落实待遇上用劲用力。她不喜欢待在办公室、更喜欢到老干部家中与他们谈心唠嗑,不喜欢老干部叫自己顾局长、更喜欢他们称呼自己为“小顾”或者“侄女”,不喜欢做锦上添花的事情、更喜欢雪中送炭,在实际工作中,始终秉持多做一些让老干部开心、舒心、安心的事情,每当春节、老年节和重要纪念日、重大庆典时节,她都要到老干部家中看一看;每当有老干部生病住院,她都会去医院探望;每当老干部有特殊困难,她都到他们家中,与他们一起想办法、共渡难关;每当老干部家中出现重大变故,她都第一时间前往慰问;每当有离休干部去世,她都去送上一程。年逾八旬的老干部赵学文同志,子女较多,在赡养上几个子女没有达成一致,去年,87岁的他找到老干部局,嚷着要和老伴住进养老院,儿女一直没有签字,赡养问题悬而未决。得知赵学文同志的情况和诉求后,顾艳芬同志第一时间到他家,与他和子女耐心细致地沟通协调,经过调解,他同意在家里安心养老,他的子女也保证会尽心尽力赡养老人。赵学文的儿子说,“没有顾局长细致耐心的调解,我可能永远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也可能就淡了与父亲的情分,让父亲这么大岁数得不到关心关怀,留下难以挽回的遗憾。衷心感谢顾局长!”离休干部金秀华老师,离休前是原水桥小学校长,两个女儿都在昆明工作,由于突发疾病,失去知觉和意识,在云大医院整整躺了10年。顾艳芬同志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半年时间里,往返昆明10余次去看望老人家,并协助家属办理医疗报销等事宜。2018年4月老人家去世,她立刻赶往昆明送老人最后一程。老人家的女儿说,“顾局长真是老干部的贴心人,想得很周到、服务很热心、办事很细致”,每次她们回到沾益,都会找顾局长坐一坐、聊一聊。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正是心贴心的服务、细微不至的关怀,让她赢得了老干部和老干部家人的一致肯定和称赞。有人问她,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老干部喜欢她?她说,“组织上把服务老干部的重任交给我,我没有把日常的关心关爱当成一种工作,而是向对待亲人长辈一样关心他们,这样的工作很有意义。我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老干部们却这么肯定我,这也激励了我要更高质量做好工作,让党放心、让老干部满意”。

注重作用发挥,让老同志余热映初心。“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一直以来,她始终牢记“老干部是社会的一份子,在工作岗位上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做好老干部工作,就能为改革发展稳定等各项事业产生积极影响”的道理,在工作中十分注重发挥老干部这个“宝贵财富”积极作用,每年年初,她都适时组织召开茶话会,向老干部们通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就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工作向老干部们征求意见建议,广大老干部为党和人民工作的激情没有丝毫削减,积极参与、建言献策,自豪感、使命感、成就感油然而生。注重结合老干部的专业、特长,积极为老干部发挥作用畅通渠道、搭建平台,一大批“银发追梦人”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最前沿、基层治理主阵地、乡村振兴第一线,发挥余热、再做贡献,奏响了一曲“社会关心老干部、老干部回馈社会”的和谐之歌。去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攻坚阶段,广大老干部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冲锋在新冠肺炎一线,积极参与值班执勤、人员排查、体温测量、环境整治、捐款捐物等志愿服务中,原县政协主席尹富有等退休干部带头捐款5.6万余元,为阻击疫情灌注了“银色先锋”力量。当问到老干部,为什么这么大年龄,还关心热心社会事业?他们都说,“艳芬同志经常跟我们交流,人都会变老、但心不能服老,为党工作、为人民造福不能止步。我觉得她说的很对、很好,只要我脑子能思考,手脚还能动,就会一直干下去”。
岁月无声,却是最好的见证者;时间无言,却是最真的记录者。4年、1000多个日月,在历史中不过沧海一粟、微不足道;4年、1000多个日月,专注一件事、干好一件事,却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老干部一声“大侄女”是对工作最好的肯定,也是对顾艳芬同志最高的褒奖,这个4年记录了她为老同志无微不至、尽心竭力的工作,往后一个又一个4年,也必将再次见证她“心系桑榆、情暖夕阳”的最美行动。

坚持政治引领,让老同志退休不褪色。“思想政治工作任何时候都只能加强不能不削弱,不管是在岗、还是离休,不管是年轻、还是年长,都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这是顾艳芬同志经常和老干部说的一句话。一直以来,她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老干部们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的重要支撑,一方面,从离退休干部自身特点出发,定期不定期开展一次集中学习、组织一次送学上门、举办一次专题培训,引导老干部们进行政治理论“充电”、永葆政治本色,今年建党100周年庆祝大会结束后,她第一时间下载打印了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来到老干部中间和他们一起学习和讨论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老干部们说“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饱含热情、催人奋进,听了之后非常震撼、备受鼓舞!能够在第一时间接受思想政治的洗礼,顾局长他们的工作做得很细致、很用心”。另一方面,注重用好用活老年大学、老干部党校和老干部(老年人)活动中心,搭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平台,以前,老年大学、老干部党校和活动中心,虽然有基础、有场地、有设施,但师资力量有限、活动开展不规范、作用发挥并不明显,针对这些问题,顾艳芬同志从扩大规模和规范管理“两端发力”,聘请专兼职教师10余人、吸纳学员600余人,在建好第一课堂的同时,常年办好声乐、书法、绘画、门球、太极拳等课程,为老干部学习教育常态化、规范化、多元化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原政协副主席王应华说,“以前,老年活动中心的活动内容相对单一,缺少新意、缺乏吸引力,很多时候我都会以身体不适为由,不愿参加活动;小顾接手老干部工作以后,老干部活动中心硬件设施更齐全了、活动更规范了,举办的各类活动教育性、趣味性都很强,每次她都会亲自给我们打电话介绍情况、邀请参加,她一打电话,我都会积极参与”。

强化服务保障,让老同志夕阳无限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离退休老干部多是有岁数的老人了,他们年龄与我的父辈相仿,看到他们,我总会情不自禁地想到我的父母,他们年轻的时候为党和国家事业奉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现在这么大的岁数,生活上需要细心照顾、心理上需要关怀慰藉”,这是顾艳芬同志经常与老干科工作人员讲的话。她是这么想的、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一直以来,她都坚持以子女对待父母的感情投入到工作中,想老干部之所想、急老干部之所急,在服务保障上用心用情、在落实待遇上用劲用力。她不喜欢待在办公室、更喜欢到老干部家中与他们谈心唠嗑,不喜欢老干部叫自己顾局长、更喜欢他们称呼自己为“小顾”或者“侄女”,不喜欢做锦上添花的事情、更喜欢雪中送炭,在实际工作中,始终秉持多做一些让老干部开心、舒心、安心的事情,每当春节、老年节和重要纪念日、重大庆典时节,她都要到老干部家中看一看;每当有老干部生病住院,她都会去医院探望;每当老干部有特殊困难,她都到他们家中,与他们一起想办法、共渡难关;每当老干部家中出现重大变故,她都第一时间前往慰问;每当有离休干部去世,她都去送上一程。年逾八旬的老干部赵学文同志,子女较多,在赡养上几个子女没有达成一致,去年,87岁的他找到老干部局,嚷着要和老伴住进养老院,儿女一直没有签字,赡养问题悬而未决。得知赵学文同志的情况和诉求后,顾艳芬同志第一时间到他家,与他和子女耐心细致地沟通协调,经过调解,他同意在家里安心养老,他的子女也保证会尽心尽力赡养老人。赵学文的儿子说,“没有顾局长细致耐心的调解,我可能永远不会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也可能就淡了与父亲的情分,让父亲这么大岁数得不到关心关怀,留下难以挽回的遗憾。衷心感谢顾局长!”离休干部金秀华老师,离休前是原水桥小学校长,两个女儿都在昆明工作,由于突发疾病,失去知觉和意识,在云大医院整整躺了10年。顾艳芬同志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半年时间里,往返昆明10余次去看望老人家,并协助家属办理医疗报销等事宜。2018年4月老人家去世,她立刻赶往昆明送老人最后一程。老人家的女儿说,“顾局长真是老干部的贴心人,想得很周到、服务很热心、办事很细致”,每次她们回到沾益,都会找顾局长坐一坐、聊一聊。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正是心贴心的服务、细微不至的关怀,让她赢得了老干部和老干部家人的一致肯定和称赞。有人问她,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老干部喜欢她?她说,“组织上把服务老干部的重任交给我,我没有把日常的关心关爱当成一种工作,而是向对待亲人长辈一样关心他们,这样的工作很有意义。我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老干部们却这么肯定我,这也激励了我要更高质量做好工作,让党放心、让老干部满意”。

注重作用发挥,让老同志余热映初心。“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一直以来,她始终牢记“老干部是社会的一份子,在工作岗位上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做好老干部工作,就能为改革发展稳定等各项事业产生积极影响”的道理,在工作中十分注重发挥老干部这个“宝贵财富”积极作用,每年年初,她都适时组织召开茶话会,向老干部们通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就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工作向老干部们征求意见建议,广大老干部为党和人民工作的激情没有丝毫削减,积极参与、建言献策,自豪感、使命感、成就感油然而生。注重结合老干部的专业、特长,积极为老干部发挥作用畅通渠道、搭建平台,一大批“银发追梦人”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最前沿、基层治理主阵地、乡村振兴第一线,发挥余热、再做贡献,奏响了一曲“社会关心老干部、老干部回馈社会”的和谐之歌。去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攻坚阶段,广大老干部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冲锋在新冠肺炎一线,积极参与值班执勤、人员排查、体温测量、环境整治、捐款捐物等志愿服务中,原县政协主席尹富有等退休干部带头捐款5.6万余元,为阻击疫情灌注了“银色先锋”力量。当问到老干部,为什么这么大年龄,还关心热心社会事业?他们都说,“艳芬同志经常跟我们交流,人都会变老、但心不能服老,为党工作、为人民造福不能止步。我觉得她说的很对、很好,只要我脑子能思考,手脚还能动,就会一直干下去”。
岁月无声,却是最好的见证者;时间无言,却是最真的记录者。4年、1000多个日月,在历史中不过沧海一粟、微不足道;4年、1000多个日月,专注一件事、干好一件事,却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老干部一声“大侄女”是对工作最好的肯定,也是对顾艳芬同志最高的褒奖,这个4年记录了她为老同志无微不至、尽心竭力的工作,往后一个又一个4年,也必将再次见证她“心系桑榆、情暖夕阳”的最美行动。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