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先进典型 用心用情服务——李喜:大爱不言 小爱无声
发布时间:2022-04-11 14:23:31来源:晋宁区委老干部局阅读:
自2003年5月调入晋宁区委老干部局以来,19个春秋,李喜同志对老干部始终怀着深深的敬仰之情和赤子般的爱心,把做好老干部工作作为自己的天职,对待老干部就像对待自己的父母,诚心诚意为老干部办实事、解难事,做老干部的贴心人,始终坚定地贯彻“让党委放心、让老干部满意”的老干部工作宗旨。十多年来,晋宁的老干部工作受到区委、区政府的肯定和老干部的称赞,老干部工作队伍稳定,离退休干部“零”上访。因此,2012年和2017年,李喜同志连续两次被评为“昆明市老干部工作先进工作者”。
老干工作的“百事通”
同事眼中的“喜哥哥”
老干工作的“百事通”
李喜同志时常讲“老干部局服务管理的都是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老领导,他们掌握的政策比我们多,退下来后学习时间更多了,如果老干部工作者不认真学习,会被老干部‘将军’的” 。由此,他时常把党的“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这11个字牢记于心,当成工作的座右铭。始终以良好的心态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学习、投入工作,从未有丝毫的懈怠,只要有老干部工作政策或文件下发,他总是及时归档。随后,新走进老干部工作队伍的新兵培训,一年一次的全区老干工作联络员业务培训班,他都不厌其烦地讲解:生活待遇略为从优的原则,生活补贴的发放、离休干部公(特)需费的标准、瘫痪护理费的申报、离休干部无固定收入配偶生活补贴的标准、建初人员的补贴、丧事办理流程……讲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因此,在晋宁老干工作系统中他得到了老干工作政策“百事通”的美称。


同事眼中的“喜哥哥”
老干部工作无小事,不是中心却牵动中心,不是大局却影响大局,有着很强的政治性,做起来却又需要更多的人性化、人情化。医院病床前、殡仪馆吊唁厅是老干部工作者常去的地方。为了不让同事有顾忌,他总是冲在前面,是同事们的坚强的“喜哥哥”。


记得有一次,老年大学举办舞蹈培训班,报名的舞蹈爱好者人很多,挤满了多功能活动厅。学着、跳着胡玺不胜摔倒,李喜同志一边拨打120电话,一边把胡玺周围的人劝开,让胡玺平躺下来,等到急救人员到场,李喜同志二话未说赶紧把胡玺背到救护车,至今,胡玺的家人还一直念叨着那性命攸关的一刻。还记得有一次,退休干部应嘉玺,在郑和文化广场运动,例行要到老干部局来拿学习材料,不幸却摔倒在卫生间里,这恰好是下班时间,李喜同志听到响声,急急忙忙冲进卫生间,在确定应老没有摔断骨头时,赶紧叫上驾驶员,及时把应老送到县医院,当应老的子女得知消息来到医院时,应老已经送进了CT室。
他就是这样一个有担当、不计得失、身先士卒的“喜哥哥”。19年来,他带头深入离退休干部家中、医院走访离退休干部1900多人次,到殡仪馆参加老干部遗体告别会150余次。
倾心为老的“老李”
在老干部工作岗位上19个年头,李喜同志成了离退休干部心中的“老李”。退休干部杨加喜打来电话:“老李,晋城学习组明天学习,找找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上讲话,我来拿”;离休干部朱从尧和老伴纳秉仙居住在昆明,要回户籍地昆阳打流感疫苗,打来电话:“老李,我们长时间居住昆明,近期要到昆阳街道社区医院打流感疫苗,你给我们问问。”;“老李,我女儿在安居家园小区向同事转买了房子户头,现在他们家的子女不配合办手续,你给我们说说。”退休干部段嘉玉打来电话。离休干部李绍阳兴冲冲地来到办公室。“老李,我的工资打在存折上只有一个总数,我想要知道明细,你帮我向发改局要一下。”昆明老干部学习组的彭光藉打来电话:“老李,我们昆明学习组的30多人想在昆明医院做体检,你帮我们联系一下。”……这样的电话多得数也数不清,记也记不完,可这些都是离退休干部切身的事,最最关心的事,49岁的李喜总是乐哈哈应下,一件一件的回复。晋宁区服务管理着400多位离退休干部,他们都说:“退休了,不用记着单位办公室的电话,只需要记住老干局李喜的就可以了,退休后‘老干部局’就是我们的家了。”


这就是他,晋宁老干部工作战线上的老黄牛李喜。他有一颗尊老、爱老、敬老的心,像一个永不停歇的时钟,终日奔波在晋宁的土地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及时送到老干部身边。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