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发挥作用 > 正文
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银发先锋齐出力 民族团结花更红
 
   近年来,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立足县域特色,充分发挥“银发人才”资源优势,组织离退休干部深入村寨、校园、社区,通过文化润心、教育赋能、艺术传情三大路径打造“银龄聚力”品牌,累计开展主题活动47场次,惠及群众1.2万余人次,形成“老干部带群众、民族文化促交融”的生动场景。
 
   笔墨传情架起“连心桥”
   每逢新春佳节,双江的村村寨寨都会迎来一批特殊的“文化”使者,由县委组织部(老干部局)牵头,老干部书画协会和“双江晚霞银发先锋驿站”组成的志愿服务队,连续10年开展“义务写春联送祝福”“五进”(进机关、进部队、进校园、进乡村、进企业)活动50余场次。他们带着墨香走进少数民族山寨,累计送出春联3.8万余副,福字2万余个,用一幅幅手写春联串起民族团结的纽带。
   在自治县成立40周年之际,县老干部书画协会编印《茶香双江书画集》,汇聚323幅银龄创作者的心血。以普洱茶文化为主线,将泼水节民俗速写、布朗族茶祖祭祀等元素融入其中,成为各族群众共赏“茶源双江”的文化桥梁。
   退休干部罗满英,带头收集整理《双江拉祜族文化风韵》和《双江拉祜族打歌七十二套路》,让濒临失传的非遗项目重现生机。与之相映成辉的是布朗族退休干部徐正华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大辞典.布朗族卷》(双江篇),2000余条词条构筑起布朗族文化传承的基石。
 
   银发学堂播撒“团结种”
   成立“双江晚霞民语宣讲团”,吸纳精通拉祜语、佤语、布朗语、傣语的12名银发人才,创新开设“茶山微课堂”“火塘边课堂”,3年来开展双语解读党的民族政策、宣传反诈案例、讲述民族历史故事10场次3200余人次,成功调解民族间土地纠纷8起。
   “映红霞”银发教师宣讲团自成立以来,先后深入县民族小学、沙河乡那赛小学等15个少数民族村寨学校,开展《艰苦朴素是我们的光荣传统》、“托起明天的太阳”主题宣讲活动30场次,捐赠红色书籍200套、体育用品900余件,结对帮扶留守儿童33名。用“沉浸式思政课”铸牢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针对老年群体特点打造“银发学堂”,通过情景剧演示、方言案例解析,为166名少数民族退休干部揭秘养老诈骗套路,同步组织“双江晚霞”志愿服务队,深入勐勐镇大荒田村、沙河乡景亢村等傣族村寨开展反诈宣传9场次,守护老年群体“钱袋子”。
 
   非遗歌舞奏响“同心曲”
   县老年大学“啊咿哟”民歌班走进南布完小,通过“教学-展演-传习”的形式,96名佤族、拉祜族学生在老艺人的指导下学习祖辈传唱的民歌韵律。同步推进“72路打歌”非遗传承进校园活动,让2000余名师生在舞步流转间触摸文化脉络。
   每逢泼水节、火把节,老年大学合唱团学员的身影总会出现在节庆现场。200余名银发学员身着民族盛装,以《布朗织彩包》《拉祜家园》等原创节目与各族群众共舞。在刚刚结束的县庆活动中,他们创新采用“文艺展演+方阵巡游+百家宴”模式,让不同民族的饮食文化、歌舞艺术深度交融。
   双江离退休干部以不同方式续写民族团结故事,他们用笔墨传递党的温暖,用乡音宣讲惠民政策,用歌舞促进心灵相通,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双江常开长盛。
作者:吴春燕
 

发布时间:2025-05-12 17:25:22来源:云南老干部网阅读:
X

中共云南省委老干部局 主办 版权所有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昌路249号  邮编:650032  电话:0871-63993715,63993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