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围绕机制联创系统化、阵地联建一体化、活动联办常态化,着力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在组织、活动、阵地、服务、治理五个方面深度融合,推动实现离退休干部就近学习、就近活动、就近得到关心照顾、就近发挥作用。
机制联创系统化,释放协同动能。以“统筹、务实、高效”为原则探索建立融合共建工作机制,确保融合共建有据可循、落实落细。高位统筹谋划。在年初召开的全区组织工作安排部署会上,专门对融合共建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针对融合共建事项中明确的重点任务和创新内容进行系统谋划和跟进落实,确保工作不脱节、不断档。探索共建模式。派出调研组深入区属机关事业单位和街道、社区,通过座谈交流、列席活动等形式同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班子成员、党员面对面深入沟通交流,探索推行“1+N+6”融合共建机制,即1个社区党委+N个离退休干部党组织+联席会议、资源共享、活动共办等6项工作机制,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共建模式。注重协同推进。结合工作实际,明确城市街道围绕基层治理、志愿服务等工作,年内确定一个社区党组织作为试点,同不少于一家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签订约定并常态化开展融合共建,鼓励涉农街道结合水源保护、乡村振兴等工作探索融合共建,确保工作整体部署、协同推进。目前共有省、市、区及辖区大专院校19个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与区属8家街道10个社区党组织签订融合共建约定并常态化开展学习活动,推动形成以点带面、良性互促的工作局面。
阵地联建一体化,筑牢融合根基。围绕阵地联建、阵地整合、阵地延伸,统筹整合各类资源,一体化打造离退休干部学习活动阵地集群,为融合共建工作提供坚强保障。阵地联建织网络。建立“区级部门+街道+社区”三级联动模式,与宣传、文旅及区属12家街道单位共享文明实践站所、文化综合服务中心等文化阵地,同步开放街道、社区一级党群服务阵地,联动统筹街道“兼职委员制”成员单位活动阵地,实现阵地共建共享、全面覆盖。阵地整合优服务。梳理形成《盘龙区开放式离退休干部学习活动阵地清单》,对外公布辖区120余个共享阵地的具体地址、开放时间、预约方式等信息,同步推出“阵地先锋管家”一站式服务,协助离退休干部党组织预约使用活动阵地,切实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助力融合共建取得实效。阵地延伸促发展。将离退休干部党员作用发挥延伸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今年以来,通过“主题党日”、专题调研等形式,组织开展以“学回信精神 助改革发展”“桑榆聚力兴三农”为主题实践活动8场次,征集各类意见建议50余条,引导老同志力所能及地调动和协调各类资源,持续为党和人民事业增添正能量。
活动联办常态化,激发银龄活力。以离退休干部需求为导向,聚焦组织融合、服务管理、作用发挥同向发力,进一步激活“银发”动能。强化组织融合。以开展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规范年活动为抓手,在2025年全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工作要点中,具体明确融合共建双方每半年联合开展党课、思政课和联合主题党日不少于1次,切实推动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在融合共建中“同频共振”,共同提升基础党务工作规范化水平。抓实服务管理。由社区党组织牵头发起组建“银龄爱心帮帮团”,引导离退休干部党员积极参与对高龄、重病、失能等生活困难群众的慰问帮扶工作,切实营造互帮互助、向上向善的良好社会氛围。推行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一人一档”动态管理,建立流出地主动通报流动党员去向清单、流动党员主动报告义务清单和流入地主动联系党员管理清单“三项清单”,以“双向共管”模式提升离退休干部流动党员精细化管理水平。引导作用发挥。联动街道、社区共享共管共建“银雁生辉人才库”,实现银发人才动态更新、供需衔接。以社区党组织派单,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接单的方式,选派“银雁”志愿服务队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志愿帮扶活动。今年以来,在助企、义诊、支教、普法等方面开展助力帮扶20余场次,服务群众400余人次,持续引导离退休干部党员为“幸福盘龙”建设贡献银发力量。
作者:赵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