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前进 理论研究需先行——安宁市老年大学理论研究工作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3-10-07 16:48:05来源:安宁市老年大学阅读:
梳理安宁市老年大学20年教育历程,“一长一短”两条线十分显眼。“一长”,就是教学实践长。“一短”,则是理论研究短。补齐理论研究短板,使理论研究由滞后于实践,变成与实践并行,再由与实践并行,变成走在实践前头、指导实践,成为全市(昆明市)老年教育继续乃至走在全省前列的抉择。结合安宁市老年教育实际,笔者就开展理论研究工作的两个必要性、三大优势及四个途径谈谈做法和思路。
一、加强理论研究的必要性
安宁市老年大学与云南省、昆明市(老年大学)相比仍然存在着办学规模较小、工作人员较少、办学经费偏紧等实际问题,因而在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工作问题上,存在着研究“没精力”、“没人才”、“没必要”的模糊认识,束缚着理论研究工作的开展。因此,必须提高对安宁市老年大学开展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工作必要性的认识。
(一)指导安宁市老年教育实践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安宁市老年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发现理论研究工作已滞后于实践发展的需要,教学研究薄弱的现象凸显,实践中反复出现的老问题、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有些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解决此类具体实践问题的理论指导,单靠省、昆明市“老大哥”们宏观层面的研究成果未必都能奏效,只要自己动手,加强老年教育理论研究便是刻不容缓之举。
(二)充分发挥安宁市老年大学在全市老年教育科研领域中“承上启下”作用的迫切需要。发挥“承上”作用,结合全国、全省、全市(昆明市)老年教育理论研究成果,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后,应用于本校的具体实践,并在自己的实践中加以验证与补充。这一思考、应用、验证与补充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安宁市老年大学结合自己实践,开展应用理论研究的过程。发挥“启下”作用则是:安宁市老年大学有责任和义务将全国、全省、全市(昆明市)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的成果,有分析有选择地传递给街道分校、社区老年学校,使他们在实践中有所启发和借鉴,同时协助带动他们根据各自具体情况开展一些教研和调研活动。无论是“承上”还是“启下”,都必须以安宁市老年大学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的自强为基础。
二、加强理论研究的三大潜在优势
(一)动力优势。老年大学办学人员的工作确实很忙,“忙”,恰恰是激发学校领导和全校师生重视理论研究的动力优势。如果说科技是“懒”出来的,那么研究正是解决大家连连叫“忙”的上上策。因为,加强了老年教育的理论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和掌握指导老年教育工作的科学理论、先进理念和客观规律,从而增强工作的计划性与条理性、自觉性与规律性,避免重复劳动、无效劳动和重复犯错、不断犯错等现象,从而获得轻松愉悦、事半功倍之效。因此,我们不但要把老年教育理论研究作为老年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应该把它作为学校定计划、作决策、提方案的前期性、导向性、舆论性的重要工作来抓。这样,我们在理论研究工作的认识上,就会产生飞跃,充分激发和调动起全校实践者参与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人才优势。历经20年发展,安宁市老年大学现有专职副校长1名、工作人员2名和聘用26名任课教师、1282名学员,其中不乏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可谓藏龙卧虎之地。具有一定理论功底、写作能力的师生数不胜数。特别是安宁市老年大学就是实践者,在亲身经历的实践中研究理论、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无疑是开展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的人才优势。他们对要分析解决的问题比较熟悉,收集的相关资料更具体翔实,对问题的剖析更精准透彻,对建言立论或提出设想更符合实际。
(三)应用优势。与老年教育宏观层面的理论研究成果相比较,基层老年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能较快、较多地在本校或同类学校的实践中获得应用。这是因为老年大学的理论研究主要是从本校正反两面的实践经验中研究出具有指导意义的理念和规律,有较强的针对性与有效性,能提高研究成果向实际应用的转化率。
三、加强理论研究的四个途径
(一)有一个好带头人。学校领导重视,是一切途径奏效的前提条件。学校有一个既懂教育、又重科研的好校长,就会把理论研究工作真正摆上议事日程,对上对外能主动争取有关方面的重视与支持,对下对内有良策解决科研急需的问题与矛盾,对研究工作给予有力的支持。
(二)有一支好队伍。安宁市老年大学在2011年成立了理论研究室,由专职副校长兼研究室主任,由教务处工作人员任研究室副主任,聘请三位具有较高写作水平热爱老年教育事业、整体素质良好的兼职人员组成,为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有一个好平台。这是展示和交流研究成果、激励全校师生多出成果、促进研究成果与公众分享、供决策参考、向实践转化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措施,学校应为此搭建最佳平台。如文字平台--校刊、文集、汇编等,微信、研讨会等。
(四)有一条好通道。一是敞开大门,积极参与全省、昆明市的老年教育理论研讨活动,来开阔提升本校理论研究视野与水平;二是采取与学刊用刊相结合。如:《老年教育》杂志,它面向的是老年教育工作者和理论研究人员和老年大学师生,主要栏目有:老年教育论坛、理论研究、办学经验、教师札记、教学研究、师生园地、名师风采等,突出指导性、实用性。从2014年起,安宁市老年大学将其作为重要参考,认真组织工作人员学习其中的专稿、校长论坛、理论研究、教学探索、经验交流等栏目文章,深刻领会上级精神、借鉴他山之石,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研究水平;将《长者家园》《老年大学》《书画艺术》等作为重要的辅助教材,纳入课堂、指导教学;将《老年教育》等作为重要平台,积极报送稿件,扩大宣传,并将刊登的文章在相关网站、微信公众号上进行推广,发挥激励作用、示范效应,提高工作人员积极性。
综上所述,加强老年教育的理论研究工作非常必要,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认识;需要我们增强信心,充分挖掘潜力;需要我们上下求索,勇于开拓道路。
文:王卫东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