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典型风采 > 正文
​七旬弥渡老党员李存德登上“中国好人榜”
发布时间:2023-12-08 15:43:51来源:弥渡县委老干部局阅读:
 
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正式发布,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弥城镇红星村委会农家书屋管理员李存德上榜,成为大理州第三季度获得此项荣誉的唯一人选。李存德,弥渡县弥城镇红星村委会的农家书屋管理员,是“流动书摊”的摊主,是退休后积极服务家乡30年的热心人,是带领家乡群众修路通水的老支部书记。而他总说,自己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党员。

\

共产党员不兴退休

李存德今年71岁,1992年因公受伤提前退休回到家乡弥渡县红星村,退休后的他没有因伤气馁,看到村里信件没有人送,他便主动联系邮政公司,当起了村里的“邮递员”,一送就是30多年。

2007年,村党支部换届选举时,李存德的担当精神赢得了党员的信任支持,当选为红星大三村一二组村支书。“要致富先修路”,担任支部书记期间,李存德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带头作用,先后带领村民出钱出力修了不少路,给村民的出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2014年,李存德担任起了村里农家书屋管理员,他很是开心,不仅自己可以看很多书学习新知识,还能够让村里人一起读书学习增长见识。

然而事实上并没有什么人来看书,大家觉得到村委会看书不自在,不愿意看,这可愁坏了李存德。“守着这么多书却没人看,太可惜了。”每每和人闲聊,李存德都忍不住感叹,村里人和他说:“老李,你把书摆出来,摆出来我们就来看了。”2019年,村里新建集市,李存德受到启发,自费买了一辆小推车和四条板凳和四个箩筐,农家书屋转型成功,“流动书摊”正式开业。

\

4年来,除了下雨天,每天早上6点李存德就起床占摊位,吃过早点后推着车过来摆摊。随着他年纪增长,女儿看着父亲每天拄着拐杖推车摆摊十分心疼,劝他到县城生活。

李存德坚持要摆摊,他说:“我不摆摊我们村人就没书看。我们共产党员不兴退休,活着一天,就要为人民服务一天。”

\

人人点赞的“小书摊”

李存德的“流动书摊”乍看十分简单,近看才发现细节满满,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推车和放书的篮子,搭块板子秒变两张“书桌”,桌上放着群众爱看的党建类、农业科技类、政策类、建筑类、少儿类等书籍和杂志。推车一侧,李存德焊了两根杆子做成简易报架,挂着深受群众欢迎的《人民日报》、《大理日报》和《弥渡通讯》;报架背面也不闲着,李存德把村委会写的“众志成城抗疫情”宣传顺口溜挂在上面,时刻提醒村民讲卫生、共抗疫。

\

每天早上,李存德的书摊“生意”都好得不得了。这个“小书摊”,既是红星村党员群众获取知识的源泉,也是红星村大事小情的宣传点。村民们到书摊上坐一坐,既丰富了科学文化知识,又知晓了身边各项政策,可谓“一举多得”。

50岁的李宝春是经常光顾书摊的老顾客,前几年,他因脑中风返乡,养病期间,他每天都来书摊看书,这些书籍,让他精神上得到了极大慰藉。提起这个书摊,还没完全恢复说不清楚话的他竖着大拇指,简明地说道:“棒!”。

\

坚持把书摊摆下去

据李存德介绍,书摊上的书籍,有的是县上统一为农家书屋配发的,有的是相关单位帮他争取的,有的是爱心人士捐赠的,还有的是李存德自己“要”来的。只要有外面的人来到红星,不论是领导调研、干部来驻村还是单位来下乡,李存德都会主动开口申请“要”书。

李存德特殊的“进货”方式,让“流动书摊”的书籍保持半年更换一次的频率,成为了红星村群众茶余饭后和干活之余的“精神充电站”。

李存德火了!骑着摩托路过的村民都会停下车来,冲他喊一句:“老李,你上中国好人榜了,成名人了。”然而,成不成名人,这不是李存德在意的,他在意的是如何把书摊办得更好,他在意的是如何为村里孩子争取到更多的书籍,他在意的是要一直把书摊摆下去。

\

李存德说:“人不用做多大的事,一个人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成了就叫成功。我会坚持把书摊摆下去,这是共产党员应该有的责任心,用我看书学到的词,就是共产党员的担当。”

四年来,14017人到李存德的书摊上进行阅读,613人在书摊借阅。“流动书摊”就像一片知识的海洋,这些书像一艘艘船,而李存德则像是村民们阅读路上的“领航人”,带着村民们开阔眼界扬帆远航。

X

中共云南省委老干部局 主办 版权所有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昌路249号  邮编:650032  电话:0871-63993715,63993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