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云南省委老干部局
银发映初心余热洒大地 ——记隆阳区全国老科协百名优秀共产党员唐玉芳
发布时间:2022-08-31 15:44:31来源:隆阳区委老干部局阅读:
唐玉芳,女,汉族,于1942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1962年省农校毕业后分配至原保山市(县级市)农技站工作至今(1978年改名农科所),曾任云南省保山市农科所副所长、所长,农技中心副主任、粮作书记;1992—1998年当选市党代表两届,同年担任市人大代表,任保山市人大副主任;1995 年当选云南省六届党代表,同年批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2 年破格晋升为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2003年光荣退休至今任隆阳区老科协会长,2017年12月荣获“中国老科协奖”,2022年8月荣获“中国老科协百名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她的先进事迹收录入《中国老科协百名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汇编》。
主持协会率先“做”
自2003年担任会长以来,她全面推进隆阳区老科协各项工作,坚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一是强化协会管理,制定规章制度,完善协会章程;二是强化学习,提高认识,为做好老科协工作增添正能量;三是发展会员,壮大组织,现有会员255人;四是围绕中心,自立“种子工程”项目;五是积极开展会员活动,创建会员和谐之家。每年定期召开会员大会、专业组长会、工作通报会、项目验收会等活动;六是积极组织老科协开展年度“科技三下乡”活动和“万名科技专家讲科普”活动,每年培训农户10场次,听众2000人,累计发放科技资料6万份;七是积极向政府争取老科协工作和项目经费,累计争取经费100多万元,为老科协开展工作提供保障;八是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撰写科技论文20篇,建言献策100多条;九是关心关爱会员,会员生病住院、病故,作为会长的她亲自带领理事会成员看望,为病故会员悼念并赠送花圈,体现组织关怀;十是积极完成省、市各种上报材料,累计上报各种计划、总结、会议材料、科研成果等100多份。
示范引领跟着“做”
为了让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农民增收致富,让农民学科技、用科技,唐老可以说是费尽心思,她创办了新品种坵块展示,经过品种比对试验,多点鉴定的品种10—15个,选择在坝区、山区不同海拔不同气候进行多点示范,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加快推广示范引领让农民跟着“做”,帮助农民接受新品种、相信新品种,推动新品种早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助农增产增收保民生。为了扩大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农民跟着“做”,她精心创办高产样板,在样板田推广“五统、四化、六优、三结合”措施,2004- 2006年在隆阳区金鸡乡举办高产样板,3个品种的百亩高产样板比对照品种亩增产150至200千克,样板示范项目得到省、市嘉奖。 2007一2016年,在不同海拔不同气候举办的百亩常规稻新品种高产样板,经田间实打实收,对验收的品种进行测产称重,增产增收成效明显,该项目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
引进良种学着“做”
民以食为天、食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粮食要高产,种子是前提,她退而不休,积极发挥专长,实施“水稻种子工程”,坚持良种为民所用,积极引进各种良种进行示范试验,依托良种推动水稻高产稳产,教会农民学着“做”成效卓著。项目依托省院、省校,引进良种986个,进行试验示范、生产力多点鉴定结果,共鉴定出具有高产抗病优质的水稻良种15个,奇异单株系统选育的10个品种已进入示范,其中6个品种为省审提供材料,成为隆阳区乃至保山市政府主推品种,面积的占70%,累计推广312万亩,亩产对比增产55至87千克,新增总产1.5亿千克。2007—2021年,引进杂交玉米品种506个,在隆阳区山区西河、半山区西邑乡两个点进行试验成功,在保山推广面积达40余万亩,抗病、高产、优质,保证农民先用。2012年,她又创新引进百粒神奇辣木种子在隆阳区潞江坝试种成功,成果转让企业成立公司,进行栽培和产品研发,据统计在隆阳区潞江坝种植辣木达1万余亩,研发辣木系列产品畅销省内外、国内外,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明显,辣木产品是国人药食同源、药菜两用的首选产品,既能增收致富,又能促进健康。
1962年至2022年,唐玉芳60年如一日,心怀“国之大者”,坚守共产党员精神家园,她身为农业科技工作者,谨记习近平总书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情系三农、矢志不渝,银发映初心、余热洒大地,始终致力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持续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先后荣获国家、省、市各级科技进步奖以及先进个人奖50多项和20多次。1995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保山市农业系统首个具有突出贡献的女性农业专家;2002年获评“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技术职称,唐玉芳同志被保山人民亲切的誉为“太保山脚下的袁隆平”。

主持协会率先“做”
示范引领跟着“做”

引进良种学着“做”
1962年至2022年,唐玉芳60年如一日,心怀“国之大者”,坚守共产党员精神家园,她身为农业科技工作者,谨记习近平总书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情系三农、矢志不渝,银发映初心、余热洒大地,始终致力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持续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先后荣获国家、省、市各级科技进步奖以及先进个人奖50多项和20多次。1995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保山市农业系统首个具有突出贡献的女性农业专家;2002年获评“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技术职称,唐玉芳同志被保山人民亲切的誉为“太保山脚下的袁隆平”。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