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服务管理 > 正文
四举并措办老年人满意的“大学”
   为了让更多老年人“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自 2022 年以来,安宁市老年大学在办学上力求创新,在智能化方面强化赋能,在管理上追求实效,在“老有所为”上注重实践,从四个方面不断提高老年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升老年学员的幸福指数。
 
   在办学上求创新。一是抓常规,重特色,打造教学精品课程。秉承“常办常新,久学不厌”的原则,安宁市老年大学充分考虑广大学员的普遍需求,开设了老年学员喜闻乐见的声乐、合唱、书法、国画、民族舞蹈等多门专业,深受学员们的喜爱,报名人数众多。2024 年,又根据老年学员的年龄、性别、职业、兴趣等特点和需求,开设了短视频制作、电钢琴等 2 个 20 至 27 人制的新小班,配备了优质得力的师资力量,精心设计了学习方案。新小班的开设,使学员的体验感更佳、获得感更优,更能够满足不同学员的个性化需求,促进老年教育多元发展。二是循序渐进,规范结业制度。自 2022 年起,积极探索实行学员结业制,拟定学员结业制度,明确各个专业的结业年限,将所有专业划分为初级与提高班两个大类,根据学员学习情况逐步过渡至提高班级。每年招生时,对已经结业的学员可以自由选择新的专业,不得选择原专业,以此扩宽学员的知识面。三是严把报名关,破解“一座难求”。实行课程报名限制,积极应对“一座难求”。2022 年以前,除了老学员不肯结业,还存在一名老学员同时报多门课程的现象,有的学员甚至报了多达四门的课程,占据本就有限的学习资源,导致新学员报不上名。为了让更多新生获得学习机会,2022 年 8 月安宁市老年大学开始进行入学优选学员,实行课程报名限制,规定一位学员报的课程不能超过两门,这样不仅加速了学员流动、减少资源占用,还提高了学员们的学习积极性。
\
我们结业啦!
 
   在智能上强化赋能。一是智能系统完善“云服务”。2022 年,安宁市老年大学首次启用智慧校园系统,在线即可实施教学管理、数据分析、报表生成、搜索查询等九大功能,招生报名、选课等全部实现网络化、信息化,无需现场报名、排队等待,只需在家中动动手指,即可一站式轻松完成。2024 年,共计 1,286 人次报名成功。学员体验“云服务”得到极大提升,增强了老同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二是校园管理实施“智慧化”。校园内实行智能安防,学员进入大楼门口红外光电感应器测量体温,到了教室人脸扫描签到。紧扣老年学员校内安全需求,校内监控安装了 168 个 600 万像素高清人像识别摄像机、报警对讲设备、消防感应器等物联网设备为基础,在智慧校园平台的基础上实施 24 小时监控防护,实现了滞留人员预警、事件应急联动等功能,做到学员校内人身安全防护无死角。
\
校园管理实施“智慧化”

 
   在管理上求实效。一是注重日常管理。每日落实日列检制度,对校园各角落的卫生、消防设施、门窗水电等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不留安全隐患,为老年学员学习保驾护航。对入校人员进行检查、签到登记,建立动态信息管理台账。工作人员必须进班级、进课堂,随时关注老年学员的思想状况,确保学员有需求,校方有行动,积极营造安全、温馨、干净的校园环境。二是重视安全管理。借助校园信息公示栏、班级微信群、LED 大屏、公共课等,组织学员参加安全知识学习,强化对学员的安全教育引导,进一步筑牢学员的安全意识。通过教师、班委、学员群等,向广大师生推送用气、用电、用火及消防灭火器使用的常规知识,防止老年学员在遇到类似突发情况时,能够开展自我救助。成立“学校 + 教师 + 班委会”三级网格防线体系,学校领导作为校园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每月至少一次到班级检查教学工作,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工作部署会,任课教师及班委成员严格按照各自职责,严格落实安全教育教学活动。三是建强班委组织,发挥学员自我管理。安宁市老年大学完善制定《班委会工作职责》《学员管理规定》等制度,着重从责任心强、有担当、有爱心、有一定沟通和组织能力的学员中挑选担任各班班委,协助学校和教师做好学员管理和服 务工作,发挥好学员与教师与学校间的桥梁作用。班委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随时关注学员的身体状况、思想情况,并把学员的意见建议及时向教师和学校反映,当好遵守课堂纪律的“领头雁”,引导老年学员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做好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管理,在“老有所为”中展现自己的晚年人生价值。
\
老年大学应邀参加禄脿密马龙苗寨喜迎花山节演出

   在“老为”上重实践。一是搭建展示舞台。结合“七一”、“8.8 全民健身日”、“教师节”、“重阳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和节日,组织开展书画笔会、展演活动、征文等活动,并组织学员积极参加安宁市有关单位组织的展演、汇演等活动和各类书画展、征文比赛,为学员搭建相互交流、展现自我的平台;二是搭建志愿服务平台。把有意愿、有精力、有能力的学员组织起来,组织学员志愿者深入社区、学校、敬老院等场所,在弘扬优良家风、关爱弱势群体、社区服务等方面献智出力;三是搭建文化传承讲台。为推动优秀戏曲文化传承发展,增进广大中小学生对书画艺术和戏曲艺术文化的了解和体验,联合市文联坚持每年开展“戏曲进校园”、“书法进校园”活动,让学生们在身临其境中感受中华传统戏曲文化的广博深厚,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撰稿:王卫东 卢静
发布时间:2024-09-06 09:31:56来源:安宁市老年大学阅读:
X

中共云南省委老干部局 主办 版权所有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昌路249号  邮编:650032  电话:0871-63993715,63993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