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云南省委老干部局
云南省红河州:“银龄人才”智慧凝聚成红河奔腾的澎湃力量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庆安博士刚刚办理完退休手续,转身成为红河学院的“银龄教师”,在彩云之南续写教育人生。自从云南省红河州发出“银龄行动”倡议以来,越来越多的“银龄人才”来到红河。他们从教育殿堂到田间地头,从手术台到乡村振兴一线,用智慧与热情,谱写着银龄智慧与边疆热土双向奔赴的动人篇章。
在偏僻的泸西县金马镇中心卫生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周伟、贝立民、朱礼昆以及云南省中医医院吴继萍四位退休教授正式签约成为银龄医师,带来眼科超声乳化术、中医、中西医结合肛肠、整形专业临床诊疗等 10 多项新技术。贝立民教授满怀深情地说:“此前因工作关系多次赴金马镇中心卫生院开展医疗帮扶,如今退休了,再次来到这里,想把我所学的知识、积累的经验带到基层,让群众不用再为看病难、看不好病而发愁。”
2024 年初春,杨黎,一位身披戎装三十余年的医者,正式告别了军旅生涯。退役仅 8 个月之后,他毅然决然地投身于“银龄医师”的行列,再次挑起了开远市人民医院院长的重担。在他的带领下,医院仅用 4 个月,主导修订 40 余项规章制度,他提出“精专科、强综合”,构建新质医疗生产力的发展战略,强化 MDT 多学科团队优化诊疗流程,与国内外顶尖机构合作共建智慧医院,推动了新技术新业务和科研项目的研究与发展。
朱有勇院士专家团队则在屏边推广的 3000 亩旱地优质稻产量比常规稻亩增产 100 公斤以上,预计 2025 年推广面积将突破 1 万亩。更新并推广白肉枇杷 1000 余亩,丰产期亩产值达 1.5 万 - 3 万元。屏边组建苗岭“银龄人才”志愿服务队伍 9 支,柔性引进各类“银龄”人才,针对荔枝、枇杷等产业发展,推动良种繁育、有害生物绿色生态防控、枇杷龙眼新品种研发等一批科研成果在屏边落地生根。
不久前,“红河州乡村振兴老专家服务团”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评为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品牌优秀案例。由红河州关工委牵头组建的乡村振兴老专家服务团,组织 24687 名自然科技工作者中的 770 名退休专家,长期奋战在基层一线,他们将论文写在大地上,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为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贡献银发智慧。
站在新的起点,红河州主动对接需求,精准挖引人才,积极引进省内外符合条件的银龄人才落地红河,加强对引进留用银龄人才的日常服务管理,切实落实好薪酬待遇,积极协助行业部门搭建银龄人才专家站、工作室和服务基地等人才工作平台,让银龄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结合“银龄人才万人计划”资格条件对“红河州银发人才库”人才资源进行再梳理,持续深入推进“红河银发助力 +”系列行动,激励引导更多老同志参与到活动当中来,让“银龄人才”在参与教育医疗、助力乡村振兴、兴边富民等行动工作中做出新贡献、展现新作为,让银龄智慧在边疆热土上绽放出最灿烂的光华。
作者:王宗林
发布时间:2025-05-21 16:32:44来源:红河州委老干部局阅读: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