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云南省委老干部局
启发式教学法在老年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启发式教学是一门教学艺术,它既给老年大学学员们以知识的甜美,视野的开阔,又给他们情绪的感染,精神的享受和思维的激发。以唤起学员们学习兴趣,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彰显自身的价值。在推进和发展老年教育事业中,教师是老年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就老年大学教师而言,不仅要有专业知识、勤勉与敬业、甘于奉献的精神,教师还需要认识和掌握老年教育的客观规律,并结合老年教育实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点,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本文就启发式教学方法在实践中的运用,进行初步探讨。
一、因势利导 激活老年学员学习动力
(一)“引领”。老年教育是一种完善人、升华人、提高老年群体素质的教育,它融教育、教学、活动于一体,其目的是为了满足老年人求知、求乐、求健、求为的需求。在教学中一靠知识的力量,二靠教师人格的力量。知识的力量是感召力,说服力。教师人格的力量是影响力和凝聚力。教师既重授业,更重传道。所谓“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启发式教学,“引领”入门,激活其灵性。如,2022级摄影班利用摄影名家作品和国家级大奖作品为范例,作教学示范就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学员在读图、赏图的学习过程中感到有爱好的兴趣,从而能够自觉地、热心地、专心致志地、念念不忘地去从事学习。起到了调动学员的学习情绪和对老年大学教学的认同感、亲和力、凝聚力的作用,这正是老年大学的优势所在。
(二)“加热”。一是目标激励,帮助学员制定个人学习规划,二是典型激励。例如,彩铅班有一名学员,过去从未学过绘画,在老年大学学习后,她的作品被《云南老年报》采用,大大激发了她的学习兴趣,她后来还被安宁市美术家协会吸收为会员。安宁市老年大学就是以学有所获、学有所成的事例鼓励学员,收到“加热”成效。
(三)“催化”。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把能力的培养、方法的传授放在重要位置,使学员不仅自己学会、掌握,而且懂得怎么学、怎么用,这样才能在学校、在家庭、在社会当好“二传手”。老年人在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是正常的。教师既要帮助学员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又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凡是决心攀登高峰的人,总能找到出路。启发学员大胆提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让他们现身说法,互相研讨,共同提高,起到互动“催化”的效果。
二、为人师表 调动老年教育“教与学”两个积极性
(一)好为人师。老年大学学员与其他在校学生不同,他们有几十年工作经验和生活实践,尽管记忆力稍弱,但一般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这给师生互动,相互启发提供了先决条件。在课堂内外进行交流与沟通、问与答,调动教与学的两个积极性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激发学员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运用浅显易懂、形象鲜明的语言、视图、图表,让学员感到听课是一种艺术享受,使他们不仅“乐意听”,而且“听得懂”,“学得会”。教师还努力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给学员以兴味、寻味、情味,使学员深入思考,悟出“笑外之音”。为激发学员兴趣,教师努力使教态充满魅力。专业的教学不仅需要语言,还要有动作、面部表情以及眼神的辅助,这就要求教师的肢体语言要规范、得体、端庄。实践证明,运用有魅力的教态语言,可以通过更换对学员的刺激方式,引起和抓住学员的注意力。
(二)情为人师。老年大学学员来学习“求知”并不是唯一目的,情感交流也是重要因素,课堂是平台,要让学员们享受到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出互信、友爱、团结的环境氛围,让学员产生“家”的感觉。
(三)心为人师。教师要教书育人,在思想上、心灵上的启迪才是教学的目的。把听课变成享受,把活动当作沟通,把授课当作分享。教师要尊重学员的心理需要,倾听学员对问题的想法,发现其闪光点,形成共同参与,共同思考,共同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真正产生心理共鸣,观点共振,思维共享,影响共有。如:用一些摄影佳作,带回班上与全体学员共享。这就是通过“多学”而得于“多闻”。“多闻” 、“多见” 、“多识”就是博学的基础,也就是说一切知识必须从自己的认知感觉或前人的经验中去寻找,使学员达到“博学”的景地 ,逐步提高自己作品的水平。
三、循循善诱 探索启发式教学的方法
(一)理清知识点。教师们认真研究授课方法创新,每一个教学环节——新颖、充满艺术性的导入,使学员把学习看作一种精神享受;精彩、富有启发的设问,使课堂生机勃勃,教学有声有色;因势利导的问答,在循循善诱中进行,启发学员积极思维;生动精当的案例,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充满激情、少而精的讲授,使学员在启发中顿悟;有目的的、适当的课堂讨论,引导学员积极思维,明辨是非,更有兴趣地投入学习;巧妙设置的悬念,吊起了学员胃口,引起学员强烈的求知欲望;实事求是的点评,既扬起学员自信的风帆,也使学员看到不足,有效地调动积极性。
(二)选准切入点。从老年学员实际出发,引导学员掌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教师摒弃了“满堂灌输”的惯常作法,而是注意掌握课堂氛围,适时点拨。“一石激起千层浪”,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原本沉闷的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让学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逐步树立起创新意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讲评关键点。讲评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讲评可使学员们明确摄影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学习兴趣。讲评都是由教师与学员共同参与的。先由学员上讲台,对自己的习作在点、线、面、主体、布局等方面畅谈自己的看法,再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提高,帮助学员们找出有归律性的东西。讲评中,许多学员把讲评别人的作品与谈自己的心得结合起来。创作者听了心悦诚服,授听者深受启发,在每次讲评课和经验交流会上,学员们争先恐后上讲台,互相切磋,气氛活跃,学员和教师教学相长,其乐融融,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中学员的主体精神。
(四)抓好习用点。把已学得的知识,通过温习与检验,也才算是真正获取了知识。从“学”、“思”到“习”这在认识上是一次飞跃。老年大学的学员,记忆力已不如从前,因而在学到一定知识后,“习”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因为时时熟习,学摄影者,能创作;学歌者,不忘歌;学跳舞者,能善舞。由班委会组织,由全体学员参与的摄影鉴赏课,每学年办展览等让学员得到“学”、“习”与“行”的结合。老师在实践课中,除讲好理论知识外,还要手把手教学员操作相机、构图、用光和拍摄。
(五)提高自身点。教师在学员心目中是文化的化身,他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又成就和提升了自身文化。教师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教师的知识丰富,专业性强,并且讲课生动,学员就愿意听、认真听,效果就好;如果教师讲课死板乏味,没有吸引力,老年人就不会有兴趣,而且还会感到这是一种压力。因为他们一方面是为了学习知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因此,教学质量的提高还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升自身水平的同时,必须继续学习,不断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探索专业发展现状,不能一味要求学员怎么做,而是首先应要求教师自身应该怎么做。教师专业知识的提高,是搞好教授专业课程的基础。
总之,在老年教育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教与学联动、学与学交流,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效果显著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运用,对提升教学效果,创办特色学科、专业,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王卫东
发布时间:2025-05-16 15:28:34来源:安宁市老年大学 阅读: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