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云南省委老干部局
安宁市剪(刻)纸:以刀为笔的指尖艺术
剪(刻)纸是中国古老而典型的民间传统艺术,有着重要的文化和艺术价值。中国各地区都有属于自己地方特色的剪纸形状,因工具、材料等差异,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安宁市的剪(刻)纸可谓别具一格。大多数地方的剪纸,使用的是红色、绿色、褐色、黑色、金色等单一颜色的纸张。而安宁市剪(刻)纸艺术,借助剪刀、刻刀等工具,通过镂空产生虚实来塑造各种形象,具有“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特色。在剪刻的过程中,剪刀与刻刀会产生镂空和勾连的表现效果,从总体来看,其特点是明快拙朴、顿挫有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2014 年,安宁市传统美术类剪(刻)刻纸技艺被列入安宁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完成一幅剪(刻)纸作品一般按照以下 6 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根据用途(如节日、装饰)选择图案,如福字、花鸟、生肖等。2025 年是蛇年,选择蛇为主要图案。
第二步,网上搜索相关图案,参考现有模板,将选好的图形打印出来,如果有较多细小连接部分,要进行勾画,防止剪刻时断裂。
第三步,将打印好的模板覆盖在油蜡纸上,用订书机进行固定。
第四步,准备好剪刻纸需要用到的工具:剪刀、刻刀、垫板。
第五步,按照剪刻纸技巧进行剪刻。先剪刻图案内部的小孔和细节,再处理外部轮廓;从简单线条开始,逐步过渡到复杂图案。握刻刀时,刀刃与纸张呈 45° 角,力度均匀,避免用力过猛;在剪刻转角处,刻刀需微调方向,记住“转纸不转刀”的要领,保持线条流畅。剪刻完毕后,可以对细节进行调整。
第六步,剪刻出来的成品以白纸为背景板,可过塑,也可装裱。


安宁市晓塘社区老年学校自 2020 年 9 月成立以来,剪(刻)纸班就深受社区居民喜爱。在社区老年学校校长袁继芬倡导下,打造了安宁市首个“非遗剪刻纸培训站”,4 年来,近 120 余名居民参与培训学习,收集、展示各类作品 700 余幅,组建 20 人的非遗剪(刻)纸志愿服务队,开展进校园、进小区、进公园、进农村等“六进”活动 100 余次,参加培训人员有学生、军人、辖区居民群众约 2000 余人,让更多人能深入了解并喜爱上这一中华传统文化。
王卫东 卢静
发布时间:2025-04-17 10:38:11来源:安宁市老年大学阅读: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