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云南省委老干部局
思茅区:以干部荣退制度为牵引,促“银龄”作用发挥
岁月鉴初心,荣退咏韶华,去年以来,思茅区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一场场充满温情和仪式感的荣誉退休仪式或座谈会相继举行。退休是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也是角色转换的全新起点。近年来,思茅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干部荣誉退休制度,结合新时代离退休干部管理的特点和要求,本着党建引领、自觉自愿、量力而行、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职能部门牵头、所在单位鼓励、老年社团、协会引领等形式,积极为老同志老有所为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实现了在岗和退休的无缝对接,让每位离退休干部都能为思茅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作用、彰显风采。


老干部到倚象镇开展“凝集银发力量 组力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在高质量发展上发挥推动作用。围绕思茅区茶咖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咖啡庄园建设、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任务,组织开展建言献策、专题调研等活动,自去年以来,共组织开展“话传统、谈复兴、聚力量”专题调研活动4场次,“赞辉煌成就·聚银发力量”调研活动2场次,持续鼓励离退休干部充分发挥好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融入大局释放能量、服务社会展现价值。原政协副主席杨中朝积极参加区委老干部局组织的专题调研活动,每次活动都积极发言,从茶产业和咖啡产业的发展,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开发等方面积极为区委建言献策。

南屏镇丁家菁开展谈乡村变化
在基层治理上发挥服务作用。注重发挥离退休党员政治、智力、经验等优势,推动离退休干部融入基层治理工作,在思茅街道、南屏镇的9个小区先行先试,建立离退休人员支部工作联系点,引导离退休党员到基层治理一线报到。组建“红色引领小区治理先锋队”,先锋队长均由离退休党员担任,为老党员融入基层治理搭建平台。在倒生根社区、公园一号小区、园丁小区等6个社区、小区先试先行成立了“五老说事评议室”,充分发挥“五老”在民意征集、矛盾调解、诉求解决等方面的优势,化解纠纷、促进和谐。积极引导离退休干部党员融入“网格长—楼栋长”社区治理体系,鼓励老干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服务社区管理,不断实现小区更有爱、邻里更和谐、社会更文明、治理更有效的目标。原普洱市公安局思茅分局南屏派出所二级警长李明华同志,退休后的他成为思茅区南屏镇兰花社区“银发调解工作室”的一名社区专职调解员,在公园一号小区的茶城银发“法律服务调解室”,他积极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宣讲和矛盾纠纷调解,为小区治理、城市基层治理贡献余热。

原思茅区委副秘书长《茶城晚霞》编委会副主任、主编林双全同志进行宣讲
在培育时代新人上发挥促进作用。通过不断汇聚“银发力量”,组建“银发志愿讲解员”,引导鼓励老干部持续在传承红色基因、讲好英烈故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等方面发挥正能量。银发志愿讲解员李云原是普洱市公安局思茅分局法治宣传部门的民警,退休后他利用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始终为法治宣传、家风家训、红色基因传承、民族团结等宣传宣讲活动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构建社会和谐不断注入正能量。原思茅区委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茶城晚霞》编委会副主任、主编林双全同志,退休后就投入到关注老年人和关心下一代的崇高事业中,几年来带领宣讲团深入乡、镇、社区、中小学、企业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宣讲党史、国史、家乡发展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好家风,帮助下一代更好地成长成才。
在乡村振兴上发挥参谋作用。聚力发挥银发人才作用,精准对接基层需求,组织离退休干部们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添活力、把脉问诊开良方。到乡镇实地调研时,结合当地实际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提出了种植结构调整和农业科技的建议,帮助农民提高种植效益,增加收入。到田间地头和农户养殖场进行现场教学和互动交流时,耐心为村民解答畜牧养殖和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并为他们提供科学的养殖、种植建议和技术支持。在全区各乡镇农文旅融合发展方面建议深入挖掘当地的传统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依托当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规划了一系列精品旅游线路,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助力乡村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
撰稿:黄芸芸
发布时间:2024-08-06 15:20:22来源:云南老干部网阅读: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