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云南省委老干部局
“五起来” 做好社区老年教育
2024年4月,安宁市老年大学通过在工作微信群发放问卷、上报工作信息分析和召开座谈等形式,广泛深入了解全市社区老年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各社区老年学校在老年学员需求、教育教学改革、发挥学员作用等实践中不断探索,在“学起来”“乐起来”“走出来”“动起来”“为起来”等方面探索出具有安宁特色的老年教育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推动社区文化活动、社会稳定以及家庭和睦产生了积极影响。
安宁市社区老年学校基本情况
为了丰富社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让老年朋友们对文明城市和文明生活有更深层次的理解,2020年3月,安宁市开展“老年大学进社区”工作,在全市9个街道开设了11所社区老年学校。近四年,各老年学校坚持以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为宗旨,在社区开办了多种适合老年人的特色兴趣课程。社区里的“老年大学”,让生活在这里的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2024年3月,全市11所社区老年学校开设舞蹈、声乐、书画等18个专业,54个教学班,在册学员2284人次。在这里,老人们不仅可以学习新知识,结交好朋友,还可以强身健体,愉悦心情。来参学的学员们,都把参加社区老年学校作为新的起点,大家发扬“活到老、学到老”精神,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安逸地学习丰富多彩的课程。
“五起来” 彰显老年学校活力
家门口“老年大学”,让老年居民“学起来”。晓塘公园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伴随着悠扬的乐曲,晓塘社区老年学校舞蹈班30多位学员翩翩起舞。一曲结束,家住望湖小区的学员何长珍说,“没想到退休后能重拾年轻时的舞蹈爱好,在家门口‘上大学’,一点儿不耽误做饭、接孙子!”
万辉社区地处安宁市太平新城,下辖西山别墅、澜山悦、万辉星城等六个小区。社区60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比达20%,多为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对精神文化生活要求高,“上学”需求由来已久。
2024年3月,万辉社区老年学校第三期预开设民族舞、瑜伽初级班、太极拳、合唱4个教学班,招生120人。这种“不用交学费,也不用跑到太远的地方,在家门口就能有好条件上课”的机会,这种硬件设施好、师资水平高的教学,吸引了许多老年人前来学习。4个班不到1小时名额就报满。
嗓子亮了,精神足了,师友多了——学员常振珠的这些变化,是从她走进万辉社区老年学校开始的。“人不能闲着,总得给自己充充电。”家住万辉社区蓝山郡小区的常振珠英是社区老年学校的一名学员,在太平新城像她一样去老年学校上课的人可不少。
“老年学校开办将近四年,社区的文体活动内容丰富了,参与的老年人也多了。这里就是为老年人提供知识更新和文化娱乐的场所,切实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社区老年学校工作人员武妮娜表示。
家门口“老年大学”,让老年居民“乐起来”。“社区老年大学的同学都是邻居,下了课大家还组织一起练习,我结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老伙伴’”。杨学英说。今年60岁的杨学英退休前是一名教师,2020年在社区开办老年学后,就报名参加培训学习。在老年学校参加了瑜伽班、合唱班两个培训班的学习。提及学习,杨学英侃侃而谈:“我觉得人上点儿年纪更应该学习,因为不学习就落后,头脑落后、思想落后、身体也落后。”自从上了“大学”,杨学英觉得自己生活丰富了,感觉其乐无穷。
家门口“老年大学”,还让更多的老年居民“走出来”“动起来”。走进金方街道新村社区,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社区环境以及彰显民族团结的宣传标语,一支文艺队正在民族团结广场健身,这正是社区的“明星队伍”——金花舞蹈队。社区老年学校学员施福珍(白族)是金花舞蹈队的领队,每次社区活动,金花舞蹈队不仅会献上民族舞蹈节目助兴,还会教大家一起制作白族“三道茶”。
各社区老年学校利用重要纪念日、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 “民族团结庆端午·邻里和谐乐翻天”——篝火“百家宴”、爱心包粽、“民族盛宴·你我相约”主题歌舞会演等吸引居民广泛参与,加强了相互了解,促进了交往交流交融。社区老年学校坚持“用活动吸引人、用文化熏陶人、用服务团结人”理念,组织开展“24节气”健康慢跑暨优秀传统文化讲堂、“8·8”全民健身运动会、“民族团结日”活动及面塑、空竹技艺、书画、剪刻纸培训、白族“三道茶”制作品尝会等有特色的文体活动,为居民们搭建友谊的桥梁。
家门口“老年大学”,还让更多的老年居民“为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社区老年学校催生一批社区志愿者队伍。万辉社区老年学校依托新文明实践站,成立星火志愿服务队,协助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星火”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意,希望少部分的志愿者来带动大部分的人,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通过自己的爱心传递,成就一个温暖、和谐、友爱的社区。
为了让更多社区居民到老年学校学习,各社区老年学校纷纷亮出“实招”,上老年学校要有参加三次社区志愿服务记录方能报名,对志愿服务时长达标的居民,可以免费再选学一门课……
四点思考
社区老年学校是老年教育网络中最基层、学习最方便快捷的教育层次,也是发展新时期老年教育的基础和重点。目前,安宁市常住人口为483753人,60岁以上人口为66258人,占13.7%,能进入老年大学校本部学习的不到3%,而11所社区老年学校,2024年在册学员2284人次,占比达5.1%。可见,社区办老年学校,既满足老年人学习新知识的需求,又为老年人结交朋友、丰富生活搭建了平台,“老年学校+社区服务”还让老年人成为社区活动和社区建设的主力军。
一是思想教育是灵魂。牢牢把握旗帜方向,把政治思想教育摆在首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为老年教育增强向心力、凝聚力、感召力,为培养和塑造“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现代老人”注入生机和活力,使他们信仰坚定、理想永存,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可采用四种形式进行。1.坚持寓教于学与寓教于乐原则,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中去。2.根据时事热点,举办系列专题讲座或宣讲会。3.丰富教学模式,搞好第二、第三课堂教学。根据工作计划和实际需要,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可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组织学员外出参观考察、采风实习、宣讲展览、表演比赛等。4.利用线上教学,开设思想政治公共课程。将思想政治课与微课绑定,同步分时段播出,在文本上化大为小,录为音频,安排在每节课前5分钟播出。
二是教学质量是核心。老年大学(社区老年学校)的本质是“学校”,教学质量好不好,学校管理精不精,教师队伍强不强,课程开设有没有吸引力,决定了受欢迎程度。在学校管理上,要充分发挥学员的积极性,鼓励学员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学校管理。在教师队伍上,要严把选聘关,把教学经验丰富,热爱老年教育事业,有奉献精神的教师作为选聘对象。在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学习需求,设置符合老年人“口味”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三是信息宣传是手段。信息宣传是提升老年大学(社区老年学校)“知名度”的重要手段,也是总结提炼、分享推介办学经验的重要手段,对推动学校持续健康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让新闻宣传工作在促进学校不断发展的同时,为广大学员树立积极老龄观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四是发挥正能量是目标。开办老年大学(社区老年学校)的根本目标就是为老年人搭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平台,发挥老同志的自身优势,用实际行动影响带动身边的人,为发展稳定贡献余热。
安宁市社区老年教育在实践工作中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展望未来发展还是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进一步加强社区老年教育规范化建设,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理论研究水平,扩充社区老年教育的内涵,打造出社区老年教育特色,逐步满足社区老年人的学习活动需求。
文:王卫东
发布时间:2024-08-05 21:02:49来源:安宁市老年大学阅读: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