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云南省昆明市立足省会城市定位,聚焦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省市区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五融五促”机制,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发挥优势作用,为推动昆明高质量发展贡献银发力量。
深化融合共建适应发展新要求
昆明市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以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为引领,围绕“六个春城”建设,积极探索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城市基层治理新路径。面对城市基层治理中多元主体参与不足、资源整合不够等问题,2020年,昆明市积极探索开展离退休干部党建与城市基层党建融合的工作,在五华、盘龙、官渡、西山、呈贡等主城五区10个社区开展试点。2022年,在全市全面推开,经过近三年的实践,建立了55个市级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城市基层党建试点,其中12个被确定为省级试点,探索出了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城市基层党建“五融五共”工作法等工作经验。2024年,在主城五区进一步深化拓展省市区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融合共建“五融五促”模式,通过党建引领,推动离退休干部党建与城市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将离退休干部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为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拓展“五融五促”探索共建新路径
组织融合促共建,构建全域协同“共同体”。建立“契约化”合作体系,在社区与驻区单位探索“1+N”党建联盟基础上,开展省市区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融合共建点,目前,已建立5个市级融合共建点、9个区级融合共建点,已有40个省市区级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其中,省级19个、市级3个、区级14个,其他4个)就近与融合共建点社区党组织签订协议,建立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动态管理体系。创新“嵌入式”管理机制,共有1500余名离退休干部党员融入14个融合共建点社区,通过交叉任职、担任网格长等形式,参与共建活动,促进深度融合。深化“项目制”治理实践,建立“社区吹哨、单位报到”响应机制,协办破解跨部门难题,仅主城区5个省级融合共建点就有372名离退休干部党员通过融合共建机制融入社区治理。西山区广福小区社区通过离退休干部牵线,促成社区“老年大学”建设,招收学员600余人。
队伍融合促共管,锻造银青接力“生力军”。构建“银青接力”培养链条,五华区虹山中路社区实施“七彩同心结”行动,通过“老带青”模式完成7轮老旧小区改造,未发生信访案件,青年团队开发的“虹山治理”小程序,实现居民诉求“一键上报”,处置率100%,2024年化解矛盾纠纷35件,群众满意度达95%。创新“专业共享”服务模式,呈贡区宜和路社区“银青协同”,组织开展剪纸、书法等活动,服务社区青少年500余人次,开展健康义诊活动20余次,服务社区老人300余人。打造“跨界融合”志愿团队,建立“春城银霞人才库”,组建147支志愿服务队,仅法律专业组每年就开展普法活动80余场,服务群众1.2万余人次。
阵地融合促共享,织密全龄服务 “一张网”。共建“全龄服务”综合体,西山区广福社区将党群服务中心与医养服务站、老年大学、健康小屋联动,实现党建资源与养老服务的精准对接,日均服务离退休干部200余人次。共管“智慧服务”云平台,官渡区智慧化改造推动形成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服务响应速度提升60%,覆盖人群扩大3倍;盘龙区在社区开发的智能社区系统整合线上问诊、助餐预约、紧急呼叫等功能,形成养老服务“指尖生态圈”。共治“绿美春城”生态圈,通过“春城银霞”品牌及多样化活动,银发志愿者积极参与滇池治理、植树造林、节能减排、垃圾分类、环保宣传等活动,2500余名退休干部志愿者成为“绿美春城”建设的重要力量。
活动融合促共办,绘就春城气韵“新画卷”。深耕“家风润城”品牌,结合为“光荣在党50年”离退休干部党员颁发纪念章,开展革命故事宣讲。呈贡区由老干部、老教师、老军人组建3支“银发宣讲队”,用红色资源及身边人身边事,深入社区、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党的创新理论宣讲,营造“银龄有为、榜样引领”的良好氛围。激活“非遗传承”基因,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在“一所两院”采取“非遗+互动”模式,开展民族人偶、剪影等非遗体验现场教学;西山区书林街社区联合非遗传承人开展扎染技艺进社区活动,组织离退休干部学习传统植物扎染工艺。打造“开放春城”开放窗口,嵩明县打造“轻嵩旅居”品牌,吸引重庆旅居团从“短期避寒”到“长期扎根”,仅嵩兰馨苑小区就吸引近400名重庆旅居者。安宁恒大社区16000多居民中,有80%来自全国各地的旅居者,最远的来自新疆和黑龙江,有的住上小半年,有的直接在这里安了家。
治理融合促共赢,树立社会协同“一面旗”。建立“协同议事”决策机制,离退休干部在西山区金碧街道109个小区改造中担任“改造顾问团”,在盘龙区160个老旧小区改造中作为“银发监理队”;嵩明县龙泉社区“奶奶志愿服务队”推动建成集中充电场,设置400个充电口,满足1900余户居民需求。实施“平安春城”联防护卫,五华区“银发普法讲师团”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2024年举办讲座50场,覆盖居民3000余人次。盘龙公安分局退休干警组建“银发反诈宣传队”,制作方言反诈短视频,累计播放量超10万次,2024年协助警方阻止电信诈骗案件12起,挽回损失80余万元。创新“代际传承”服务模式,盘龙区兰龙潭社区组织“老青对话”,青年党员与高龄党员结对,共同参与社区服务。呈贡区明潭社区与市公安局离退办合作设立服务站,与云南开放大学联合深化“明潭@开大”校地合作、成立“儿童议事会”,“老青小”三代人合作打造“正美明潭”社区品牌。
赋能“六个春城”交出银发新答卷
围绕建设实力春城赋能产业振兴。深入调研园区经济、产业培育、高原特色农业等领域,开展技术培训与产业指导,通过建议献策、技术指导助力产业发展,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促进循环农业、数字经济、银发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银发动能。
围绕建设温馨春城共筑和谐家园。依托老年大学、党群服务中心阵地,组织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精神生活;主动参与基层治理,开展治安巡防,牵头化解矛盾纠纷,协调解决老旧小区改造、物业管理等难题,推动社区共建共治,营造和谐互助的社区氛围。
围绕建设开放春城塑造良好形象。主动服务和融入旅居云南,打造“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特色品牌;参与市场监督与反诈宣传,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发挥文化纽带作用,通过民族文化传承、对外交流活动,讲好昆明故事,提升城市开放包容形象。
围绕建设绿美春城守护生态底色。常态化开展环保巡查与监督,推动垃圾分类、节能减排宣传,引导居民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投身滇池治理、植树护绿等生态行动,参与生态修复项目,助力构建公园城市体系,为“高原明珠”增添生态光彩。
围绕建设幸福春城情暖银龄生活。落实离退休干部精准服务,优化助老设施与个性化关怀,打造“爱心食堂”“期颐小院”等暖心项目,开展助餐、义诊等惠民服务,关注老年群体精神需求,丰富文化养老活动,提升老年人幸福感、归属感。
围绕建设效能春城助力治理现代化。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离退休干部党建与城市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参与政策调研与效能督查,为基层治理建言献策;推动智慧安防系统建设,协助化解安全隐患,通过“银青共治”,促进代际协作,提升社区治理效能。